【 北一女校慶聊天十分鐘45元的新聞,還可以怎麼討論?】
﹏﹏﹏﹏﹏﹏﹏﹏
▍輿論怎麼開始的?
﹋﹋﹋﹋﹋﹋﹋﹋
.
北一女中12月12日舉行117周年校慶和園遊會,其中一個攤位提供「聊天」項目,消費者可以從街舞社社長、民謠吉他教學、流行音樂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等學姐中,選擇拍照、點歌、聊天、打球等活動。
.
引發網路熱議,有人認為有商業頭腦、有人則認為不妥,更多的是在網絡平台的批評和羞辱。
.﹏﹏﹏﹏﹏﹏﹏﹏﹏﹏﹏
▍可以用什麼方式更深討論?
﹋﹋﹋﹋﹋﹋﹋﹋﹋﹋﹋
.
1、標籤拆解:
.
將主角多重身份背後標籤拆解,通常輿論都是從標籤的衝突之中產生
比如「你是xxx就應該要ooo」,而當沒有做到ooo時,就會引起輿論
所以將標籤拆解,以便理解「預設概念衝突」是怎麼發生的
.
2、三種觀點:
.
這件事的社群輿論主要從三種觀點切入,分別為 #社會 #商業 #教育
我會以第一人稱口吻,描述各持這三種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表達
.
3、先後因果:
.
先發生「園遊會」,才有「網路熱議」,然後才有「新聞報導」
所以不能直接看到「新聞」來反推「辦這種活動」的起心
「是為了賺錢才辦活動」
.
🚩標籤拆解
.
北一女學生同時背負 #女性 #名校 #高中生 的標籤
.
🚩三種觀點
.
▍社會觀點
.
著重在 #女性 #名校 的討論
.
►為什麼這麼多活動,「拍照」「點歌」「打球」可以,唯獨「陪聊」被特別放大?
.
►「女性」與「盈利」掛鉤,潛意識便會跳出「性交易」「八大行業」?
這是這社會還不願正視的問題所致,#污名化 和 #歧視 普遍散落。
.
一來不明白八大行業真正內容為何,而直接認為這是下賤、骯髒的,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酒店從業人員都是在賣身、賣感情,會上酒店的人也不是每個都想亂搞。
.
酒店客群主要分成商業客和兄弟客,商業客就是一般西裝領帶的商務人士而已。
.
酒店又依照服裝樣式開放程度分成 制服店、禮服店、便服店。
以最單純的禮服店而言,就只是倒酒、整理桌面、唱歌聊天,僅此。
.
再有更多的接觸,如果自己不能接受,是可以拒絕並換桌/換台的,看每個人程度到哪(當然有些人就是想找人包養,用自己去交換未來,用話術和身體去勾引客人,但大部分不是。)
(btw我前男友幹上的那個就是這種典型,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感謝前男友讓我對酒店行業了解透徹。)
.
當感受到被侵犯時,每個小姐會有求救暗號,打暗號讓少爺/行政/幹部知道,就可以被保護離開。
.
二來是對於女性的「貞潔」要求凌駕於「身體自主權」,女性應是屬於另一個主體的,不是自己的,這種「自己」除了身體,還上崗到了包括「時間」「談心裡話」
當這樣的行為被作為獲利工具,就如同出賣自己的靈魂約契
.
►名校背後的品德枷鎖
.
大家對於這種社會新聞「xx高材生竟然犯了oo罪」不陌生,這種就是標籤的概念衝突。
背後假定了「會讀書就應該品行優良」
.
或者穿著小綠綠制服,走在路上就應該要舉止端莊賢淑、在公車上要坐有坐相等等。
(短褲夾腳拖是我高中的基本配備,想來也是對於這種標籤的微小反抗。)
.
今天當「應該品行優良的高材生」與「八大從事人員的陪聊工作」碰上了,標籤的衝突因而產生。
.
►物化自己、販賣父權紅利?
.
如果說酒店公關是物化女性和販賣父權紅利的終極體現,那在灰色地帶的直播主、「線上聊天平台」算不算是?
她們都知道「我是漂亮的/性感的/甜美可愛的」「女人」正是收益來源,因此從事此行業。
.
但北一女學妹一開始辦這攤販的起心,是「因為我知道男人會付我錢」而去辦的嗎?
.
什麼是物化自己?
用身體作為契約的客體,主動的成為從屬者/商品化,又因性別權力不對等而失衡。
.
就我與學妹們聊天的過程中,她們的起心本意與「仗著自己是女生來賺取男生的錢」而且「我就是要成為商品本身附加在男生身上」恐怕相去甚遠。
.
▍商業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與 #高中生 的討論
.
►如果說市場機制裡,有需求就有供應,有客群願意掏錢買單,交易便成立
但這個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還是本來就存在?
.
這個需求內涵是什麼?
是社會上無處可去的焦慮。
.
對高中生而言,就是升學壓力、同時處理課業、人際、社團、家庭的滿腹辛酸,師長的不理解或高壓要求
因此他們有了「只有年紀相近的學長姊能體會、並針對當前環境給予建議」的需求。
.
對校外而言,是對光環的想像與追逐。
人們對於自己未到過的地方,會有加成的想像附著,例如,能出國讀書/旅行,一定很有國際觀/一定家裡很有錢,那他們是怎麼做到/從中習得什麼,無論他們到底是靠自己的努力達成還是靠爸(能考上名校,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本落差)
.
不一定是升學主義學歷至上,根本而言,出於人性的基本好奇使然。
.
►園遊會本質:娛樂性的進行學生商業行為賺取班費
.
這邊有兩種輿論聲音:分享心得經驗怎麼可以拿來賺錢/怎麼可以用無成本的方式賺錢
.
但首先,沒有人會在園遊會時候做公益,什麼家裡的破布娃娃都可以拿來賣個三五十塊
.
與其說為了賺大錢來辦活動,不如說為了符合園遊會性質加減產生一些金錢流動
.
大家都有辦園遊會的經驗,通常都先問班上有沒有人家裡是賣什麼吃的喝的,再來設計一些遊戲或服務
這就是練習如何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盤點現有資本設計商業模式
.
對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資本並不多
「知識」和「經驗」正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
呈上,當他們發現有市場需求,而他們正好能以現有資本作出供給,且現實面呈現供不應求情形,證明這樣的價格符合市場機制並未超過
.
但為什麼知識可以賣錢?
.
►知識經濟、知識變現
.
有位知名網紅表示「女學生要想啊,你憑什麼賺取這個錢,律師和心理諮詢靠講話可以收那個錢,是因為他們的專業」
.
憑什麼賺這個錢,就是對於這個「知識」和「經驗」的質疑。
.
坊間職能培訓、升學求職經驗分享、家教、線上課程、一堆冬夏令營培訓、之前紅極一時的醫學生面試工作坊爭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
知識經濟是近幾年才蔚為風潮的商業模式,最初因著互聯網從中國大陸崛起,2017年被稱作知識經濟元年
.
除了打破原本實體物換取收益的模式,也包括縮短知識變現歷程(產品-營銷-交付),轉變為擁有知識的主體獨立完成這個流程,實質經濟性價值判斷就來自「知識的不可取代性」
.
衝突點在於他們認為,高中的知識,大家攝取的大部分相同,不可取代性低、「專業性」低,有課綱、有老師,就能觸及這塊知識
.
但「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已經脫離全民教育的階段,高中課程更深更廣,無法妥善吸收而載浮載沉於知識苦海的學生才是多數
.
北一女學生的專業,不止在於課業本身,更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如何有效率的、有系統性的」張羅和梳理浩瀚陌生知識,這才是她們的不可取代性。
.
►「零成本、高收益」
.
這則新聞被放上網時,那個筆者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攤販,這個「零成本」恐怕未估計得到這些知識和經驗時間的隱形成本
.
在跌跌撞撞中所獨自承受的心理壓力,在沒有人提攜和引領時的惶恐和迷茫,這些對高中生而言,都是很沈重的成本
.
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去找前輩解決種種心理與精神困境,如何與同儕相處互動待人處事、在社團上當幹部,學習如何做一個領導者
.
要同時兼顧家庭、課業、社團、人際,這些是成本,也是經驗的獨特性
.
►業界前輩怎麼說
.
我從前輩板上截取的,但資料太多混淆來源了,如果有人知道麻煩告訴我!
.
原文如下:「
【怎樣是門好生意】
有一年的期末報告主題是老師給每一組學生一百美元的基金,要他們去創造最高的收入,並在期末報告時上台分享。
.
大部分同學都是去買東西來賣,靠各種加工或銷售方式賺取差價。但最後獲勝的那一組根本沒有買任何東西來賣,卻獲得了最高收入跟超高利潤率。你猜他們怎麼做的?
.
這組同學仔細分析了所有手上擁有的元素,發現這次報告最有增值空間的不是那一百元能買來的東西,而是他們自己花在這件事上的工作時間、全班同學在期末報告時專注聆聽的十分鐘,以及這些準畢業生的未來。
.
於是他們把期末報告的上台時段賣給了徵才企業跟獵才公司,最後選了出價最高的一家,不僅沒有花到那一百元,還賺了好幾千元的收入,甚至可以獲得未來獵才成功的抽成機會。
.
這就是商業頭腦,懂得從資源稀有角度出發。我要是天使投資人,還會想從當中談一輪找出是誰發想跟執行這個計畫的(當然要付錢給他們),長期輔導跟追蹤這一群孩子。
#時間才是最值錢的資產 #年輕人的未來更是」
.
▍教育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高中生 的討論
.
►誠如前面所述,能夠上名校的,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資本,這些是幸運,而不單靠「自己多努力」
.
有些人認為,這是販賣光環,是忽視了作為社會族群中佔優勢的位置,將功勞佔為己有的自大行徑
.
但不只北一女有標籤,其他學校各自有各自的原罪要背負,這邊的問題,我想,是會持續在有人有文明的社會持續存在的
.
►身分,資格論,17歲怎麼談108課綱?
.
高二,才經歷新課綱一年,可能連自己學習歷程都還搞不定、甚至連老師、學校都還摸不清楚課綱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資格談、甚至收錢?
.
理念者與實踐者,很多時候是不同人。
.
在坊間教育組織裡,是因為認同了同一個理念而湊在一起,但在國民教育的教學場域,一個政策的實施,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迫使大家開始群起討論這個方向,需要更多的激盪和問題反饋,才是推動下一個進程、或是將遇見所阻呈報回政府機關並再修正的重要過程。
.
更多的討論,應是被鼓勵、而非以資格審查而禁止的。
.
另外,新課綱大家都還在摸索,教學者與當事者,會有不同的摸索經驗,是只有那個位置能看見的視角和困境、新想法和新的焦慮
.
各自有各自獨特經驗,就值得被提出來探討,跨越了身份審查的問題
.
►教育資訊落差,是可以販賣的嗎?
.
現實是,北一女的資源肯定比其他學校優渥。(我在TFT徵才那篇有詳細談)
.
她們有的資訊、管道、組織、計畫,其他學校可能不見得有、或老師不見得重視,阻斷許多機會流入學生手中的可能。
有些人認為,名校學生經歷這些活動營隊後的心得,販賣給其他學校沒有參加過的學生
.
衝突點在於,這樣的資源落差,是大多數教育(含NGO)工作者致力想解決的問題,當這種落差被用作盈利時,是一種「傾銷」之既視感
.
在國際衛生場域上,曾發生過一件事:
某A大國獲得B小國的共用病毒株後,回去研發出疫苗,再高價賣給B國
.
這個共用病毒株可視為總體教育資源,名校(A國)從總體資源中拿取站比較多的資源後,有能力產製出知識結晶(視做疫苗),再賣給原本被剝奪資源的那些學校學生(B國人民)
.
雖然行為無本意,但在結構上問題油然而生,高中生或許不明白這件事還藏有這一層問題在,但每個角色在社會上,都同時擁有壓迫與被壓迫者的位置。
.
.﹏﹏﹏﹏﹏﹏﹏﹏﹏﹏﹏
▍為什麼先後因果關係重要?
.﹋﹋﹋﹋﹋﹋﹋﹋﹋﹋﹋
.
有段話如下:
.
「顧客清一色是男性,恐怕賣的都還是“女高中生”甚至“北一女”相關的概念,所以“成本”並不是零,而賺取的就是“父權紅利”,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父權經濟”。
.
“父權經濟”在任何男性掌握資本而且有貧富差距的社會都存在,程度多少的問題而已,因為“愛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且女性天生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上供給,所以市場必定存在。父權經濟的光譜很廣,從單純的陪伴經濟到性產業都是。」
.
►這是很典型「用新聞來看事情」
.
看似振振有詞,實質為 #倒果為因 的謬論例子。
.
再次強調,是先有園遊會,才有新聞。
不能看到新聞註解「顧客清一色都是男性」,就認為學生是為了招攬男性而做。
.
🚩那新聞媒體怎麼報的呢?
.
▍標題:「真香」「暴動」「懂賺」「清一色男性」
.
▍內文:
.
「有沒有照片?正的話馬上驅車前往」
「便宜還保證女高中生」
「不早講,我在火車上了」
「直播主出道預備」
「良心事業,人美心美」
.
►著重顏值、外貌,而非舉辦活動初心,強化「只有漂亮的我才要去」
.
是她們在物化自己、還是新聞出來後,社會在物化她們?
.
▍這是對事實的描寫、還是變相鼓勵風潮?
.
是對社會反應的記載,還是以明知可能的眾矢之的作為標題博眼球?
.
記者知不知道可能會產生的輿論和社會問題、對當事者、北一女的傷害?
.
記者有沒有這個責任要知道後續可能影響?
.
有沒有攔截問題的責任?
.
▍刻板印象的強化與新的標籤
在議題被鼓動到大家一窩蜂去搜尋時,「陪聊」「台女」在搜尋度暴增,新的標籤就產生了,成為「熱門關鍵字」,永遠留在網路平台上。
.
▍媒體少了什麼?
.
所有新聞文章都是互抄,片面之詞呈現,但網絡的反撲、指責、甚至對女學生的羞辱卻視而不見。
.
所謂的不客觀,不是因為主觀意識表示支持與否,而是少了不同聲音。
.
在後續造成的輿論有哪些、校長回那封信的前提是什麼、大家在意的關鍵點是哪些、為社麼會有這個現象、當事者受網路攻擊後的反應如何?
甚至用數據分析網路聲量、正負面比例、搜尋關鍵字圍繞哪些問題
.
這些也都是客觀事實,並不是主觀認定,是可以同時呈現在報導裡的。
.
但媒體都少寫了。
是不知道、不在意、不想花時間研究,還是就是打定了想要賺流量?
.
但這是記者本身、媒體自己本身的錯嗎?
.
要在媒體生態下生存,高工時、低薪資,內部編制導致落在記者個人身上負擔過高,生態惡性競爭即時性和煽動性,廣告與流量定勝負
.
導致產能和品質降低,又得成為千夫所指之人,這是記者自願的嗎?
.
.﹏﹏﹏﹏﹏﹏﹏
▍報導後的低級輿論
.﹋﹋﹋﹋﹋﹋﹋
黃士修在留言處寫道「有加S嗎?」(掏皮夾)
.
我先來解釋台灣的性交易生態,雖然是非法,但其實到處都有檯面下的交易,而且相當頻繁。
不一定要從酒店,只要有經濟帶、有群組門路、有學長姐或朋友,只要有「媒合人」,一場交易就能達成。
(感謝拿我爸的錢去嫖妓的前男友again)
.
如果是自己狩獵型的,遇見有解時的通關密語,就是「S?」
「掏皮夾」的意思是:「性交易的錢直接給現金」就不會有金流、留證據。
.
.﹏﹏﹏﹏﹏﹏
▍校長怎麼回?
.﹋﹋﹋﹋﹋﹋
1. 校慶當天,本校所有園遊會的擺攤學生沒有回報任何負面訊息,也沒有任何外賓反映攤位問題。
2.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該班級當初設定的客群是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的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想法單純且正向,導師及學務處都支持。
3. 園遊會現場為公開場合,人潮眾多、教官巡場,未發現任何不妥現象,當天的活動除了學妹外,也有本校家長、大學教授、外校學生等外賓參加,外賓詢問的內容多以本校學業、社團活動、時間管理、校園生活為主。
4.針對那些沒在校慶現場,只憑臆測去描述自己觀點,並連結負面意象的網友留言,本校表示遺憾。
.
親愛的同學們,校長相信你們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事情的真相與是非,也相信你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莫須有的不實流言。這個世界雖不美好,但我們仍要正面以對。
.
校長 陳智源敬上
.
.﹏﹏﹏﹏﹏﹏﹏﹏
⚠️⚠️我們可以怎麼做?
.﹋﹋﹋﹋﹋﹋﹋﹋
當媒體無法進到守門人角色時,這個責任就落在閱聽眾身上。
除了上網跟大家辯論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
.
1、不要搜尋「被固化的標籤」增加流量和搜尋引擎排行
.
🈲️尤其「北x女 陪聊」這種直接綁死的關鍵字,最直接的讓大家在搜尋時會跳到最前面
.
2、條列式舉例、分段思辨
先區分議題,如我前面所提,要討論社會觀點、商業觀點、還是教育觀點?
要論證舉例,是在哪個區塊、要舉反例,又是不是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
如果想到什麼講什麼、爆氣式論述,容易讓雙方語言沒有交集
.
3、不要讓學生在這場風波中受的傷白費
這一起輿論能夠鬆動、或喚起社會怎樣的關注和討論,後續如何延續動能?
既然大家已經發現前述污名化與歧視問題,那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中,做出哪些改變與影響?
.
4、面對學生,理解取代羞辱、批判取代批評。
如果可以,讓孩子們知道這個社會會這樣評判一件事情,何妨不是一次機會教育。
.
5、傾聽與尊重。
不是說支持這種行為(你當然可以不認同、可以批判)
但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們,這場風暴是一堂課,理解了可能的優缺點與風險之後,在下一次她思考後並做出選擇時,我們會尊重他們、但他們也必須自行承擔後續的社會輿論成本
.
.﹏﹏﹏﹏﹏﹏
▍我自己的註解
.﹋﹋﹋﹋﹋﹋
不是她們自己要販賣父權紅利,看似既得利益,其實是被社會的需求,被迫推向了供給的一方,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初心被扭曲、認為他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去主動供給,而且被固化為標籤,而且這標籤會跟著所有北一女學生、甚至包括其他女高中生,至少數年。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上的今天 2006-MAY-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由美國前總統高爾所主導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2006年5月24日上映;內容以極具舞台魅力的高爾演講,以及多份研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作為主體,讓全球掀起一股討論環保議題的熱潮。 ▶ PODCAST收聽: https://...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冏冏子Ky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心得]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有雷-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不願面對的真相心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不願面對的真相心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新聞] 秀赴陸成果夏立言:一中各表是九二共 - PTT評價 的評價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自己了解我自己的天資上並不是很好,也沒有別人有的好人脈關係,所以"學習"、特別是"學習的態度" 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點" ! 就是可惜~~~ 我自己發現和認知到這個"點" 時,已經老大不小~ 能拼學校、學歷的年紀已經過了,雖然基礎打的沒有別人好,但還是告訴自己不能輕易放棄! 沒有好的天份就靠努力、要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吧! 並且找對自己有用、有效的方式~ 這次因為這隻演講影片: 柴靜 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 讓我對台上表現的方式、帶領觀眾的情緒方法...等等項目上更加好奇起來了~ 不過、這段精彩無比的影片我這一篇並不是要討論他的"內容與主題",而是要從講者簡報技巧這角度上,一段一段來拆解開來,透過我理解的方式來參與學習柴靜小姐優秀的簡報功夫,這篇算是我的個人筆記分享吧~ 如果你對這段演講影片不熟悉,先提供幾個參考資料給你: 柴靜 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wiki百科紀錄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文字版實錄 另外文章的最後我也崁入這完整的演講Youtube上的影片內容,非常推薦無論是紀錄片工作者或是有上台簡報需求的朋友、講師們,都應該要好好看一看喔~ 還有、這篇的圖!! 超多~~ 本來想應該要分成兩篇或是刪除掉一些,但實在覺得影片精彩且重要的起伏不能少了這些畫面的輔助說明,透過圖與文的描述才能把我想說的內涵表達清楚,並且那種... 一氣呵成感整篇看完,感覺才對、才到位。 所以、如果網頁開的較慢,還起多多見諒了! 不多說廢話,開始進入主題吧!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演講影片總長 1:44 小時,整個影片的分布上可以說區分幾個主要段落: 1. 開場說明為何要做這件事 占約6分鐘 2.接著分析最重要全場內容的三大架構 A.第一個子題 約12分鐘 B.第二個字題是最久的部分約1個小時 C.最後一個子題也算是結尾 分別還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別人怎麼做、最後才是我們該怎麼做 簡單上來看配大致上是這樣的情況,接著就來再拆解看一下各自裡頭的簡報與情緒間的彼此關聯和交叉影響性了。 一開場 主講者用真實自己的經歷與故事,用同是為人母親的感情,帶動所有台下的人 "同理心" ! 但這並沒有花太多的"說故事"時間,實際上只花了3分鐘,之後就直接進入主題了! 並且、還特別準備了 1分鐘的主題短片,透過真實震撼的影像視覺性,抓住台下的人目光。 先動之以情、緊接著抓住注意力! 是我對於一場成功演講有共通的觀察點。 特別是影片中貫穿整部演講的這一個真實人物,這位小女孩"王慧卿"。 不只是童稚的言語震撼到你,並且隨著演講還能讓你有更真實的感受!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的演講當中用了很多影片資料來輔助一個原本是非常嚴肅的主題內容,並且影片長度都不是很長的平均 1:30 約一分半,透過一段演講、一段影片的輔助,讓觀眾在視覺上和記憶中彼此交叉著。 他還用了美劇Under the Dome 《穹頂之下》,套用通俗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技術性的討論內容,而透過劇情簡單的描述又再把真實世界的的情況結合進去,讓聽眾更有那"同理心"的感受。 開場進入主軸整個來看只有6分鐘,但最前頭這3分鐘卻讓我感覺到這是整場演講中最重要的部分,透過簡短真實並且就是台下觀眾們耳熟的幾個中國大都市紀錄性影片。 再加上一個母親身分想保護自己孩子的那種情感,就算你可能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場演講的題目是什麼,你也會緊緊地就像看到一部開場很緊張的電影一般,整個情緒被帶進去了,你會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一個孩子有如"坐牢"在家監禁的情況發生呢? 到這、才剛剛開始演講6分鐘喔! 這時主講者才帶出全部的他要表達的三大架構: 1.霧霾是什麼? 2.他從哪裡來? 3.我們怎麼辦? 還有個地方很有趣,這三個主題除了1和2在演講中有明顯的區分外,其實第三點是很無形的銜接上去的,第一遍觀看這演講影片我還沒發現到,為了整理這篇心得一段一段的看、紀錄、擷取重點時,我才發現有這特殊安排,不知道是柴靜小姐刻意的方式,還是負責影片的導演有意的安排,所以之後我又看了第三次。 我自己猜想,是為了不要讓觀眾們情緒上被打斷、因為明顯的標題而忽然有"停頓"感,要讓整個情感上的動線是順暢的因素,很有意思~ 接著第一個主題 "霧霾是什麼?" 如同另一場我也會整理分享的影片,由 艾伯特·高爾 An Inconvenient Truth 不願面對的真相 這部紀錄片一樣,用"現場表演"、比"影片"更直接的帶給觀眾衝擊性視覺! 現場當光暗下..... 投射燈光表達出 "灰塵、細微顆粒" ,加上講者描述什麼是PM2.5 ,這視覺性記憶非常強烈! 這一個主題的開場方式讓人印象深刻並且難忘! 談到汙染,總是會有很多複雜、不是一般人平常能理解的數字、名詞,柴靜小姐不去解釋和說明他們是什麼? 代表著什麼意思? 也不做多餘說明,選擇用比較的方式來告訴現場的觀眾這件事情的"嚴重度" ! 圖表的呈現方式、顏色的選用,對比性非常重要! 為了專業性,難免還是得談到避免不掉的專有名詞,但她選擇找出一個最重要、關鍵的部分,放大、突顯、並形容他! 非常誇張的字體大小,讓你知道 "這有多嚴重" !! 還有肢體語言! 都是輔助強調一個重點很有幫助的部分! 而碰到專家提供的學術性報告,就算主講者非常清楚,但她還是以"我看都看不懂、念都念不通"的形容,特別針對這樣真實現況,請動畫家並以科學的方式 轉為有趣的幽默感、動畫影片! 這段有趣又帶著科學性內容的短片還是控制在 2分半之內,根據我的觀察與紀錄,整部演講使用到的影片都不會超過3分鐘! 這點必須特別注意到! 輕鬆影片之後,隨之正經嚴肅的圖表資料,加深聽眾的記憶! 但有些論點缺少具有學術基礎上的定位,柴靜小姐改用真實數據來輔助證明與論點有關。 其中還帶了一些民間傳說的錯誤認知,並以簡單理性的方式告訴聽眾什麼才是真實狀況。 最後加上真實案例、專家背書見證的方式,把 PM2.5汙染 和 重大疾病 兩者關係連結在一起。 接著又是一場視覺加深記憶的方式,將真實的資料帶上台,成為一個視覺性焦點! 現場觀眾當然不可能看的到講者手上資料的內容,所以投影片將裡頭重點部份整理並呈現出來。 論點中談到煤炭與進步的相對關係,一些老電影中的片段影像,成為另一個可以講述給持相反看法的那一群,並且還帶出目前發生的汙染問題,其實國際上也有發生過,先簡單點出國外曾經有過的的歷史。 嚴肅卻又悲傷的議題影片之後,接著是帶來古早、傳統、讓人懷念的回憶感受,希望讓接收者有回到以往的動力,說完有詩意的"古早味",緊接一轉成今日的現實狀況,兩者間的衝擊性很強烈! 第一個子題的部分看似很久,其實根據我的紀錄,它也才約12分鐘,而這一點的時間已經帶起觀眾接下來進入第二個子題 "從哪裡來" ,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情緒感。 首先探討細顆粒裏頭的成分是什麼? 雖然它看來比之前複雜難念的專有名詞看似簡單些,但還是得換個方法來描述這麼多的類別。 點出重要關鍵因素是什麼! 就是這占有比重最多的部分 !! "煤礦和油料" !! 由於中國近年來快速發展,重發展輕忽環境保護的現況,拿過去英國工業發展歷史,對照比喻著目前的中國,主講者告訴大家,我們正在走歷史上別人已經有過的錯誤! 而發生過錯誤的國家們,已經開始並修正自己,但看看中國卻是急速的相反。 而這背後都只為了"國家整體產業發展",並且嚴重到政府相關單位不敢管的地步了。 衝擊性的對話之後,還有不能忘記... "幽默感" ! 反諷的方式將真實的新聞資料告訴大家。 接著還是要帶起"同理心" ! 中國很大,南方的人們不見得認為自己有這種問題,心中有 "汙染是你們北方人的事,南方沒有這問題吧? " 柴靜小姐將最具代表性的南方省分舉了個例子,將 鋼鐵廠、電廠、水泥廠...數量與大致位置整理成圖表,要告訴大家 " 汙染是整個國家的民眾都要關心的事! " 他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關係! 數字很大、也很容易讓人"無感" ,所以用比喻來形容一個數字! 以今日最多的交通工具汽車為例、接下來是為了"改變行動"做的鋪路資料!! 但還是先用幽默的方式來表達出 "中國人的智慧" !! 這一段的安排,真的會讓人發出會心一笑~~ 守法和執法的狀況,程度上差異還是很大的。 接著、說了污染是什麼~ 但為什麼知道這些卻沒人處理呢? 接下來 點出現況中的事實! 殘酷的事實! 煤礦、油料與發展有著息息相關的關聯性,這句 "誰敢把中國的經濟掉下來" !! 真的是點出真實無奈的現況。 簡單的圖表,告訴大家別只為了表面看到的發展而忽略這背後的嚴重影響。 顏色、圖示的統一性,另外、這樣的投影片效果,我想或多或少都和老賈的風格有關聯吧~ 刻意誇張的數數字,讓觀眾理解這嚴重程度,這也是簡報中另一段我看到重要的"演出",不然數字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況且這後頭的0有這麼多個~~ 肢體表現和簡報的配合,能有很好的效果。 連新聞中已報出的收賄、出現重大弊案的人物關係,都整理成一張一看就懂得圖表,直接點出目前能源系統內由於"含金量"高! 問題也就從這裡頭開始的! 還有~ 星爺般電影的幽默.... 環保單位 "你有這義務、但沒這權力" !! 不知道這位大爺知不知道自己這句話已經紅遍中文世界了啊!! 還有這 "睜著眼睛可以說瞎話"的大老闆!! 這些無良商人... 唉... 台灣什麼時候能也有柴靜這樣的記者啊! 回主題!! 這篇是探討 "簡報" !! 真實且幽默是另一股力量!! 醜化和呈現這些利益考量的商人,和相關單位的無奈。 還記得前面說過那貫穿整場演講重要的小女孩嗎? 她已經長大了,也面臨到為了發展政府要拆掉她們加的房子,不過、還好有柴靜的相關報導,這最後是個好結局,聽說那"主謀者"被有關單位帶走了~ 這邊、帶出了一點點 "希望" 的感覺! 透過簡報情緒的起伏安排,講者把觀眾有如搭乘雲霄飛車一般,上上下下著~ 第一小時最後 給予第二子體整體結論,原來~ 空氣中是"錢的味道" ~ 又是一個幽默但且能讓我苦笑的一段~ 接下來就是我之前提到,沒有任何斷句、段落感,直接以近日新聞的方式帶出第三個子體的開始: 給予現在困境與建議改善方案 ! "希望" 還是有的! 看看應該要怎麼做! 透過別人有過的汙染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 案例,給予相關單位從上到下的改善建議。 約 演講中 1:24 的時後 開始提出解決辦法。 1. 執法應該要嚴格。 環保不是負擔,而是創新,保護落後是沒有辦法創新的。 2. 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好標準後,你要保證整個市場的公平競爭,競爭本身就會贏得市場! 英國發展轉型的見證,就是目前值得給予的參考案例! 學術界、專家們的談話交叉著出現。 3. 當一個產業正在被淘汰的時候,會有另一個產業慢慢升起! 結論真的句句讓我不得不整理下來: 4. 你要給新興產業公平競爭的機會,他們會帶給你驚喜! 壟斷是不可能創新的。 只要有競爭了,他就會千方百計去改變自己! 只有開放市場,才能分享智慧,尋求創新! 5. 能源是一種商品,我們要建構有效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而且要改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 到這、1:31 第二部分算是結束(第二子題是整場中占比時間最長了,約有1個小時) ,這第二部分的子題占了整場有3/5的時間,可以算是整場演講的主要表達重點。 以上是對於上層的建議,而一般老百姓呢? 透過 開放資源、資料,用民眾的力量來改變現況 大家能做的事其實也不少! 第三個子題: 普通人,你能做什麼? 結論開始 最後10分鐘! 從明天在哪~ 開始說起~ 原本許多的無奈感~ 因為一個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點點事情,可以讓事情本身變得更好~ 同樣、用簡短的影片來告訴大家這部分的內容,消費者的力量! 真的很大!! 只要你能堅持一些"原則" 你的消費將能改變這現況!! 話說~ 溫厝全家還是持續的反頂新行動!! 我家樓下就有松青,但我寧願騎車去遠一點的其他家商店,也不去近在走幾步路的松青,我不買和頂新有關聯的商品! 我堅持用新台幣讓義美的產品下架 !! XD 人類與污染之間的戰爭 就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有一天他們會說不! 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 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音樂、影片響起) 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克制、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設, 我們有責任向他們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時可以是潔淨和美好的。 在最後一段帶點文青感的結語中,柴靜望向地球,這是我個人認為她用一開始自己漸漸放大視野,慢慢帶領聽者去感受這個生活中的環境不是只有和別人有關、和自己無關,最後不只透過建議轉業轉型除了消除汙染也能帶給經濟發展新的機會,更重要的! 我們都是地球上渺小卻又重要的一份子,地球需要我們的關懷,下一代才有機會與希望。 這份演講真的很棒,除了內容主題值得推薦,更是簡報者很好的學習標竿,從整理與思考的過程,我學到不少小技巧,但其中有些部分以個人的方式會比較難模仿的~ 像是幾乎10分鐘的說話內容後,便有一段短影片刺激觀眾的視覺,這部分對我這工具類型較多的教學題材還真有點難度,但我想透過投影片的動畫,可以轉變一下呈現的方式。 我也放了完整版本的影片(還有高畫質版本喔!) 在文章的最後這裡,有機會隨時再來重新看看,找找有什麼新的學習和啟發喔~ 柴靜 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 最後、和學習演講較無關係,但... 因為這部演講,我才注意到,我們台灣雖然車輛的排放汙染取締作的不錯,路上幾乎沒有什麼排放黑煙的情況,但是.... 台灣的加油站,油槍這部分,我每次加油也都沒看到有油氣回收裝置有作用! 因為多了那一圈的裝置,基本上加油上的流程並不是很方便,但原來、他也是空氣中造成汙染很重要的部分啊!! 是因為沒有執法單位還有媒體報導過,所以每個加油站都忽略這"看不到"的汙染嗎? 我還真查了一下相關網路資料,除了看到"謠言" 、"過時的期刊文章"、還有也因為這影片的影響帶起的"新聞做秀多過實質幫助"相關文章外,我自己每周加油的實際觀察,根本都沒有這種"油氣回收裝置" 啊!! 我特別找到這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全國統一之報案專線:0800-066-666 網頁資料,下次、我也要親自試試看是否真的有落實這部分的檢查與取締,我也希望自己能改變冷漠不關心的態度啊! 我想 柴靜 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 這部演講,在學習簡報技巧之外也潛移默化改變了自己一些什麼吧~
https://9i543.com/912/learning/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冏冏子Ky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i 誰不重要?
如果我是台灣的第一代口說影評人,那麼「第二代」影評人的各個人風格,我最欣賞的就是你。
同時我也欣賞超粒方對流行的敏銳度、卡西里的敢說和文采。我從不敢說最喜歡誰,因為每個創作者都很可敬。
我欣賞你的風格,因為你看片的守備範圍很廣、不一味追求熱門、收集資料用心仔細,雖然總是很溫和地看待每部作品的風格全然與我的尖銳相反,影評正因各憑本事而精彩。
我想先解釋,為何我要在 Youkai Tentarou 的留言裡說明我看到的事?其實,我從來不諱說出真相,這能幫助我們面對一些醜惡的指責,例如有人罵影評人會收錢說好話,有人罵影評人沒看完片就評價,當我們的看法不符合他人期待時,很容易被這樣罵。
我們會覺得委屈,但因為確實就是有那樣的現象,同行造的孽,影評人得一起承擔。
別人問我那個沒看完就做出評價的影評人是誰時,我不回答,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需要第二次機會,尤其是那麼認真的你。
如果是因為累了不想做,你的觀眾一定都能體諒。但因為犯了錯所以就此休止,恐怕有些極端,因為錯的並不是你做影評這件事,只是你某次的做事方法。我覺得面對錯誤的方法,應該是從此不犯、以此為戒。
我對你的朋友說了,要道歉的對象不是我,也不是觀眾。請不要如此懲罰自己,影評人只需對得起自己。
請你務必再認真考慮一次,我也放棄過一些東西,但那從來都是出於我的自由意願,即便任性如我,也沒有如此放大過錯誤,如果你還喜歡電影,喜歡分享想法,學業生活方面也尚可負擔,你應該繼續下去,不為了誰,就為了你自己。
你的這次勇於承認錯誤,應該是一個新的開始,而非結束。
[重要公告.做錯事沒有理由,但有些事還是想說清楚]
YouTube:https://youtu.be/ymVAot_K-HI
Hello大家好,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件事想跟大家說…
==製作與試映==
『誰不重要』是由我跟一位學弟一同經營的,我們從今年(2016年)的4/15日開始第一隻影片。
基本上,所有電影的內容與心得,是我『一個人』寫,再請他幫我看過、給建議、簡單的校正後,我負責錄音、剪片,同時,他會將錄音檔的字幕完成,我再合成後,上傳至YouTube去。
試映會的部分,感謝片商的邀請,我們兩個只有沒有特別原因(之前有段時間學弟出國),都會從新竹坐車(豪泰客運)到台北一起參加,必須承認與澄清的是:所花費的經額,絕對不亞於上映後自己到電影院去看,更別說是來回的車程時間…
==事情經過==
過去我已經製作過六部關於《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相關影片。11/09(三)時,收到華納公關的Email,受邀請參11/15(二)於西門國賓影城,12:20,《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試映會,隔天(11/10)回覆一樣是兩人參加。
然而又過了一天(11/11),收到學校老師的信件。內容是關於:因為我之前沒有參與期中考,本來要以製作影片來代替,老師也說可以,但臨時(對我來說是臨時,或許之前溝通上有問題)要求我必須在11/15(二)15:30的時候,以現場報告的方式,來代替期中考。
這對我來說十分掙扎,畢竟事前已經答應,加上過往經驗,正常回到新竹交大的時間,最快也會是4點過後,因此又寄了兩封email給老師,希望能更改時間,但被拒絕。
==當天狀況==
11/15(二)早上大學九點半,我結束學校的攝影工作後,學弟問我要不要去看這部電影,一來對電影有所期待、二來因為認為答應了臨時不去不ok,三來也真的是因為提早結束工作,多了意外得到時間的感覺,因此,經過一段掙扎,還是做出了事後看來不應該的決定(當時真的沒有想到那麼多),那就是一改平時習慣,騎車到新竹高鐵站,坐高鐵來回,好趕上15:30。
這是我們多次參加試映,第一次選擇高鐵為交通方式。到了台北排票等試映,也才決定實在不太能在回程的時候遲到,因此也是試映開始前,才買下回程14:46~15:21分的高鐵票(台北->新竹),後來便開始試映。
試映開始後,就一如往常的享受電影,14:10分(兩腳蛇受到驚嚇)的時候,我離開電影院(學弟繼續欣賞),以免趕不上高鐵。而因為有些匆忙,所以帽子與高鐵票,其實都遺落在電影院之中(到站時才發現票掉了),便只好再買一張票回新竹。
在高鐵上時,就與學弟通話,討論電影過程與最後的結局。而因為電影本身超出我原先的期待,也真心覺得有享受其中,所以15:03分時,於『誰不重要』的專粉上,就我所看到的內容,發布一篇簡單的心得與推薦文。
但也因此,犯下了:『沒看完電影,就直接給評論』的重大錯誤!
==後緒事件==
11/16(三)等威秀開放訂票時(因為通常是星期三中午開放,我並沒有注意到這部電影好像提早開放訂票),訂票IMAX3D版本,想看看是否3D效果更好,並將電影的結局補完。
11/17(四)晚上,透過朋友的朋友提到這件事,才讓我意識到,事實上我做了一個錯誤且嚴重影響他人的決定,以及對於並未完全欣賞完一部電影,就給予不負責任的推薦。
而經過該篇文章底下留言,才真的讓我了解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個人想法==
我很誠實的說(當然,是否選擇相不相信,就在各位),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做,過去未曾有過,也從沒注意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並非只是個人的不負責任、忽視對觀眾的信任、片商的好意,還有同時影響到其他影評。尤其諷刺的是,我曾經寫過一篇:『試映,是一種責任』,現在看來,實是自愧甚深…
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也與學弟討論後,我決定關掉『誰不重要』的頻道,未來除了或許會將部分尚未完成、欠的內容補上,之後不會再做更新。
我覺得有需要強調的是:對於『誰不重要』這個頻道的其中一個初忠是,讓更多人能夠發現、認識電影的美好,哪怕是一部毀譽參半電影,只要我覺得有優秀、值得讚賞的部分,就希望能介紹、分享給大家。
過程中我也學習到非常非常的多,技術、欣賞角度、增加視野與格局…等,都不需多說。更重要的當然也是認識了非常多有趣的影評朋友!
我真的很感謝過程中的所有人,不論是支持鼓勵、建議改進、甚至也包括有些不調理的惡意批評,也都真的讓我學到了非常多東西。
====
非常非常謝謝影評路上的大家:
Geek-Base的popo很照顧我、阿平哥跟半瓶醋醋哥也分享了非常多知識跟想法、雀雀學姐夫婦總是很有耐心也與我討論不只是電影的其他東西、粒方和法蘭克也很願意分享他們過去的經驗、還有其實我不太敢(真的啦)跟妳們說話的太郎和少女、不算認識但給我機會的關節哥、遠在高雄、南北聊電影XXY、神交本是同根(電機)的墨卓、總是能指出問題所在的冏星人、各家曾經邀請的片商…等等等,實在是太多、太感謝!!
====
『誰不重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當變成反問的時候:『誰不重要?』就成為了『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意思,所以希望這樣的想法,可以讓大家都接受、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也千萬不要看輕自己。
而我當然也會為我自己錯誤的行為負責,與受到影響的所有朋友、同好道歉,未來頻道也不會再有非欠著的更新,過去的影片也不會刪除(除了),就當做是另一個提醒,也希望未來的任何人,都不會再犯下跟我一樣的錯誤,畢竟我們是這樣的愛電影…那當然就要一起維護、愛惜他的!
====
總之,真的真的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2006-MAY-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由美國前總統高爾所主導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2006年5月24日上映;內容以極具舞台魅力的高爾演講,以及多份研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作為主體,讓全球掀起一股討論環保議題的熱潮。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kpvc20o3ob08730559gtk8
《不願面對的真相》是不相當特別的紀錄片,一方面記錄了高爾從政多年以來所收集的總總研究資料,另一方面也記錄了全球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影響。不論是圖片、影像、甚至是表格、圖表、數據的呈現,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並且透過高爾的簡報呈現予世人。
片中頗具政治爭議的地方,就在於出現許多為了反駁那些反對全球暖化議題,或是認為全球暖化原因未定的科學研究,並指稱背後有政客或財團的利益關係。除此之外,為了佐證自己的科學論點,電影在上映後不久更推出了同名書籍,在最後的附加內容中,更附上了電影中尚未提及的科學研究分析。
電影在上映後獲得了廣大回響,不僅在票房上獲得不錯表現,在影評分數上也有相當亮眼的成績;電影甚至在該屆的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是目前美國影史票房表現第三高、評價也表現出色的紀錄佳作。
續作《不願面對的真相2》則在2017年上映,主要內容述說了高爾如何在《不願面對的真相》後的十年,2016年的巴黎高峰會上說服各國政府領導人通過巴黎協議的過程,並選定在川普上任後大幅修改歐巴馬政府的能源和環保政策的時機上映,不免讓人質疑其政治目的為何。也可能因此讓《不願面對的真相2》的表現,不如《不願面對的真相》當時所造成的市場回響。
如今,《不願面對的真相》到《不願面對的真相2》的問世,我們卻到了2020年的今日,因為疫情的關係而讓地球上的一些環境問題獲得改善,也讓人重新再度認識到環保的重要,看來是多麼諷刺。
延伸閱讀:
【梗你聊時事】從新冠病毒疫情,來看看地球怎麼了?人類似乎才是最可怕的病毒? | XXY
https://youtu.be/zLe1zuFaY-o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 #環境 #環保 #高爾 #氣候變遷 #aninconvenienttruth #climate #climatchange #climatevariability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11 突發!】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主持: Tony Jaa 1.5, John Connor (公海廣播)
【5.11 突發!】中印邊境大戰! 中國竟大勝7:4,五毛們情緒激動,知道真相後馬上崩潰!|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https://youtu.be/BCpqHbXVwK0
5.11 突發:【中國血統又建功】伊朗軍演,驅逐艦誤射導彈擊沉姊姊艦,40人墮海!|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https://youtu.be/zpjQMuKSUd0
【5.11 突發!】【國安爆料】蓬佩奧押後香港報告,因為有國安向美領事供出大陸公安來港參與鎮壓的證據!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https://youtu.be/I14P9IwyUmo
【5.11 突發!】 666罷韓觸發韓國瑜vs國民黨內訌! 韓粉哭崩誓死要救小瑜!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
**【升旗易得道最新通告 - 星火事件、 官司事件】**
政治打壓, 無日無之! 香港港共政府對所有支援抗爭的團體予以強烈政治打壓, 近日星火同盟竟因洗黑錢罪名拘捕並凍結其戶口資金, 我們對政府及警方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我們促請警方盡快解封其戶口資金。 現時, 香港抗爭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應對, 我們不能讓香港人打輸這場公義之戰! 本台及本台前主持同樣因政治評論陷入官司之中, 我們相信, 我們並不是唯一的打擊對象, 一但倒下, 對其他團體的打擊只會有增無減。在這危難當中, 本台定當聯合所有可聯合的力量對抗, 同時運用政治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擴播!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日前,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本月“每月贊助" 由 1月5日開始實施到 2020年2月6日計算。)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
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警察暴力不斷升級, 什至恐怖襲擊市民, 年青人。 我們必須追究8.31太子襲擊案!!! 我們, 退無可退。 我們絕不可以再讓警察殘害市民!
不惜一切, 拯救所有被捕義士!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一致對準林鄭月娥暴政, 黑社會, 白衣人!!
千萬不要悲觀! 我們大家在一起, 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不能沒有你!
*** 我們全力支持前線抗爭者! 希望提供飯劵和其他物資資助抗爭者、年青人、義士! 同時, 我們希望聯絡及支援流亡海外的抗爭者並給予支援。 自6月以來, 不斷有抗爭者自殺。我們認為, 基於港共政權的魔爪及打壓, 與其付出寶貴生命, 流亡成為前線者退卻的其中一個選項。我們目前正聯絡台灣的香港人支援所有可行之逃亡方法, 萬一面對嚴峻打壓, 抗爭者必須保留退路。 即便我們不是革命組織, 但我們同意前線一部分抗爭者的看法, 考慮所有可行之對抗極權策略。回顧歷史, 歷史上所有重大的變革都由一部分意志最堅定的人而作出。我們認為,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的事件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光 復 香 港 時 代 革 命 !
*** 一起削弱建制力量! 一步步爭取五大訴求! ***
支持我們方法如下:
銀行戶口: *
--------------------------------------------------------------------------------------
*** 本台就逃犯條例, 6.12, 7.21事件進一步聲明 ***
1.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撤回條例
2. 立即無條件釋放被捕人士
3. 馬上收回6.12暴動論
4. 追究6.12, 7.21警方及交出指揮官
5. 林鄭立即下台
6. 追究警黑勾結!! 白衣人!
我們呼籲各位, 青年人, 逐步進迫! 保留實力, 用智慧跟暴政爭鬥!
--------------------------------------------------------------------------------------
關心社會, 自己做起!
升旗易派米行動!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派米完成, 感謝一眾善長仁翁支持!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11 突發!】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主持: Tony Jaa 1.5, John Connor (公海廣播)
【5.11 突發!】中印邊境大戰! 中國竟大勝7:4,五毛們情緒激動,知道真相後馬上崩潰!|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https://youtu.be/BCpqHbXVwK0
5.11 突發:【中國血統又建功】伊朗軍演,驅逐艦誤射導彈擊沉姊姊艦,40人墮海!|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https://youtu.be/zpjQMuKSUd0
【5.11 突發!】【國安爆料】蓬佩奧押後香港報告,因為有國安向美領事供出大陸公安來港參與鎮壓的證據!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5.11 突發!】 666罷韓觸發韓國瑜vs國民黨內訌! 韓粉哭崩誓死要救小瑜! | 升旗易得道 2020年5月11日
---------------------------------------------------------------------------------
**【升旗易得道最新通告 - 星火事件、 官司事件】**
政治打壓, 無日無之! 香港港共政府對所有支援抗爭的團體予以強烈政治打壓, 近日星火同盟竟因洗黑錢罪名拘捕並凍結其戶口資金, 我們對政府及警方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我們促請警方盡快解封其戶口資金。 現時, 香港抗爭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應對, 我們不能讓香港人打輸這場公義之戰! 本台及本台前主持同樣因政治評論陷入官司之中, 我們相信, 我們並不是唯一的打擊對象, 一但倒下, 對其他團體的打擊只會有增無減。在這危難當中, 本台定當聯合所有可聯合的力量對抗, 同時運用政治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擴播!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日前,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2)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本月“每月贊助" 由 1月5日開始實施到 2020年2月6日計算。)
升旗易得道
節目月費贊助截數日是每月5號,
大家敬請留意
【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警察暴力不斷升級, 什至恐怖襲擊市民, 年青人。 我們必須追究8.31太子襲擊案!!! 我們, 退無可退。 我們絕不可以再讓警察殘害市民!
不惜一切, 拯救所有被捕義士!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一致對準林鄭月娥暴政, 黑社會, 白衣人!!
千萬不要悲觀! 我們大家在一起, 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不能沒有你!
*** 我們全力支持前線抗爭者! 希望提供飯劵和其他物資資助抗爭者、年青人、義士! 同時, 我們希望聯絡及支援流亡海外的抗爭者並給予支援。 自6月以來, 不斷有抗爭者自殺。我們認為, 基於港共政權的魔爪及打壓, 與其付出寶貴生命, 流亡成為前線者退卻的其中一個選項。我們目前正聯絡台灣的香港人支援所有可行之逃亡方法, 萬一面對嚴峻打壓, 抗爭者必須保留退路。 即便我們不是革命組織, 但我們同意前線一部分抗爭者的看法, 考慮所有可行之對抗極權策略。回顧歷史, 歷史上所有重大的變革都由一部分意志最堅定的人而作出。我們認為,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的事件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光 復 香 港 時 代 革 命 !
*** 一起削弱建制力量! 一步步爭取五大訴求! ***
支持我們方法如下:
銀行戶口: *
--------------------------------------------------------------------------------------
*** 本台就逃犯條例, 6.12, 7.21事件進一步聲明 ***
1.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撤回條例
2. 立即無條件釋放被捕人士
3. 馬上收回6.12暴動論
4. 追究6.12, 7.21警方及交出指揮官
5. 林鄭立即下台
6. 追究警黑勾結!! 白衣人!
我們呼籲各位, 青年人, 逐步進迫! 保留實力, 用智慧跟暴政爭鬥!
--------------------------------------------------------------------------------------
關心社會, 自己做起!
升旗易派米行動!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派米完成, 感謝一眾善長仁翁支持!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新聞] 秀赴陸成果夏立言:一中各表是九二共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國民黨今(20)日召開「訪陸民生關懷交流對話之旅成果報告」記者會,副主席夏立言表示,此行跟國台辦主任宋濤、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見面,這凸顯中國大陸對 ... ... <看更多>
不願面對的真相2心得報告 在 [心得]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有雷-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為了報告整理的一些背景資料
https://www.wretch.cc/blog/olivelyh&article_id=3220270
https://www.wretch.cc/blog/olivelyh&article_id=3220284
以上這些只是幫助更深刻瞭解電影,不代表電影很難懂
若有人對這部片很有興趣,我們可再私下再討論
圖文版心得:https://www.wretch.cc/blog/olivelyh&article_id=3220103
英文版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QhOBhI-bpk
電影折價卷:https://www.ylib.com/scientific/activity/movie_uip/pop.htm
憑卷票價優待為150元,可影印使用
其實能夠看到這部電影,是一種緣份。
四個月前,森林生態系經營課有一份期末報告,金恒鑣老師開了許多題目,從禽流感到入
侵植物不下十種,我選擇以氣候變遷為議題。當時為了讓大家了解全球暖化的重要性又避
免枯燥乏味,我在第一張投影片放置了電影”明天過後”的海報。
明天過後,where will you be?
很聳動的標題,果然大家馬上集中注意力。
接下來再下一帖重藥
對末來環境的預測
俄羅斯科學家們通過長期觀測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根據最近研制成功的數學模型
認為,現在大氣中的碳濃度最高時可以與42萬年前相比,如果人類繼續向大氣中排放溫室
氣體,地球生物圈毀滅的日子就不遠了,人類也可能在2200年的時候全部滅亡。
報告到此,金老師插了話”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這時我也很驚訝,因為我一直以為
只要從現在開始改善,一切都還有希望。他向大家介紹美國最近出的一部片--- an
inconvenient truth,並且推薦大家去看,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部電影。原來不是只有明
天過後,還有另部關於大自然反撲的電影。
第二次,是郁欣學姐看了an inconvenient truth後,寄了心得至我的信箱,看了她的描
述,頗為震撼。但因為她看的是特映場,目前尚未上映,我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第三次,小量突然問我要不要看電影,她有三張特映場的電影票。剛聽她說片名是不願面
對的真相,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後來我上網找了一下才發現是an inconvenient truth。
天啊,這不就是我一直想看的電影,就算感冒難過得不得了,也還是要去看。
分隔線,以下為心得,有劇情雷
-------------------------------------------------------------------------------
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部環保紀錄片,或是高爾的學術演講一定很無趣,但是就如同片
名---不願面對的真相,生動的演說加上科學的數據,讓你不得不相信,氣候的暖化對生
態的影響再也不是少數科學家研究的議題,而是未來地球種種改變、必需面臨的殘酷真相
。
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布希攻擊高爾,認為他所謂的環保議題只是危言聳聽。多數的人也
不覺得可怕,而且為了環保總是犧牲許多的經濟的發展,真的有必要為了歷史上不是第一
次的氣候暖化而感到憂心重重嗎?
高爾列舉了從過去到現今的暖化的紀錄,一直以來,溫度雖然有上升,但是仍然可以達到
一定的平衡,但近幾年來,已經突破歷史的紀錄,達到顛峰。就如同科學家的預言一般,
我們只有幾十年可以振救地球免於毀滅。這不僅僅是推動環保可以解決的,這攸關每個人
的道德層面---是否願意正視自己的良心去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而損失是眾多人短暫的
龐大利益。這樣的迷思,每個人都有---擔憂不確定的未來而放棄現在因為利用自然資源
而得到的方便生活,真的是明智的嗎?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高爾說明氣候的影響,究竟
有多大?
實際的例子
1.冰河的改變。分布世界各地的冰河,逐漸溶化消失。如: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
吉利馬札羅火山….等。
2.內陸海因灌溉而面積變小,可見許多船隻散落在沙漠中。
3.北極圈的冰層以極快的速度溶解,北極熊因找不到冰層而溺水死亡。
4.歐洲熱浪一共奪走上萬條人命。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家皆有熱浪
致死的案例。
5.颶風及颱風變多,且因為海水溫度上升,而速度更快、範圍更廣及夾帶水分更多,造成
災情更嚴重。
6.珊瑚、野生動物、植物的大量滅絕。如:森林蟲害大發生、珊瑚礁白化造成海洋許多動
物沒有家及食物、毛毛蟲的生長季和雛鳥無法配合。
7.傳染病大輻增加。例如:SARS。電影中一共列舉許多這世紀才有的傳染病,實在太多,
記不下來。
8.水旱災變多。
科學家的預測(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1.海平面上升,許多城市將被淹滅。如:曼哈頓、加州、北京、上海….等(如果淹到這種
程度,玉山地價應該會大漲吧)
2.北極圈冰層在本世紀前完全消失。
3.南極洲因冰河溶解而滑動。
4.各大海洋水流無法平衡,造成大亂。
電影的拍攝手法,讓這些事實更顯得震撼,當冰山倒下,我覺得我們的世界正在瓦解,隨
著溶解的冰塊沉入深深的海底。而我卻無能力,我所能做的,除了自身的環保運動,就是
寫寫這種不太通順的文章,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去看這一部電影,而體會全球暖化的重要
性。我們並不是聯合國的一份子,我們也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先不論國際的打壓讓我們
無法參與許多活動,以我們本身的產業情況,若真的簽署京都議定書,後續的政府政策會
引起多少人民的不滿及抗議。我不敢去想像這樣的生活,這需要更多的政府官員有著充足
的背景知識或是願意去面對問題。至少這刻我深感安慰,因為這場次是環保署的特映場,
還邀請許了官要,環保署署長也到場發表談話。台灣正在進步中,從許多的氣候變遷研討
會,到環保署舉辦的大型活動,有愈來愈多的人重視全球暖化的問題,這些小小的心聲會
慢慢宣導而成為大大的力量。
人類因為人口激增,造成自然資源過度的利用。如今的各項災情,並不是一天、二天造成
的,而是經年累月,在無知的狀況下造成現今的窘境,只要我們能使用省電的電器、減少
碳的排放量、能源的替代….等,就能將碳的排放量減少至1970年時的濃度。
官方網頁列舉的ten things to do:
https://www.climatecrisis.net/pdf/10things.pdf
也許本身的科系,讓我這方面的議題有更深的感觸,但這真的不需要相關的背景,也不是
艱澀難懂的學問,更不是什麼學術研究無聊沉悶的電影。看一看林務局的因應政策:
1.環境保護的觀點:我國身為地球村的成員,為善盡保護地球之責任,應積極因應。
2.避免國際制裁的觀點:若不遵行,恐遭國際未來可能採取之制裁,如罰款或貿易制裁等
方式,造成產業之損失。
3.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觀點:預期各國為因應本議定書都將發展高效率之技術,我國若不及
早因應參與國際互動,引進技術,將喪失我國之國際競爭力。
4.產業、能源之調適期的觀點:依各國經驗,能源結構與產業政策之調整約需十至十五年
時間,及早因應與縝密的規劃,可降低經濟衝擊。
你就不會再覺得這是事不關己的一件事(先不論政策的八股及可行性),因為你的短期未來
和台灣貿易、競爭力、產業、能源使用離不開關係。台灣是一個島,仰賴生存的條件比別
的國家多。對於長期的未來而言,我們只是要一個可以生活的空間,試想如果地球毀滅了
,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
https://www.wretch.cc/blog/olivelyh
※ 編輯: olivelyh 來自: 203.73.149.47 (10/13 15: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