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處女】當秩序不再是想像的樣子
#太陽處女 #處女座 #占星與心理學
太陽正式走進處女座,在這個時節正準備要收割稻物,需要大量的人力,並且將穀物雜質篩選掉的時候。于玥的同學家中目前正忙著採收龍眼,並將龍眼曬成最滋養的桂圓乾。
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桂圓久服能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開胃益脾,補心長智」,補益心脾,具滋養作用,是傳統上常見的補血藥之一,可以用在心脾兩虛的失眠、健忘、驚悸等症,能補脾胃之氣,又能補營血不足。(這也是為何處女座也很在意健康?)
由於我的行星沒有一顆是處女座,加上水星落陷在雙魚,等同於維持秩序、整理與行政相關的工作是我的劣勢功能,所以我父母常常認為我的房間總是整理得不夠整潔。因此,我一開始對於處女座也感到很不喜愛,畢竟我是一個這麼難以維持"秩序"的人。
然而,在學習命理的過程卻發現了秩序的重要性,我們的身心健康被太陽與月亮的起落牽引著,而我們所種植的穀物也被時節所影響著;古時候的人們為了要在這個大自然生存下來,就必須要看懂星象與四季之間神秘的關聯性,這也是為何24節氣顯得如此重要。
在今年太陽走進處女座之前,水星與火星處女已經先行,並且與天王星金牛三分,接著會與海王星雙魚對分,最後則與冥王星魔羯三分;這意味著我們將會意識到許多原來我們想像的節奏感,可能會突然被現實狀況或資源的限制而需要重新調整我們的表達與作為,不論準備好了沒,都仍是有一種強烈的剝奪感以及失去應有的秩序感、可掌握感。
冥王星,將為我們帶來深刻的轉化,在那之前我們得捨棄對於掌握秩序的渴求,至少在過去疫情期間,我們意識到健康與免疫系統的重要性,但也讓我們不得不將個人的色彩掩蓋起來,為了保護自己與眾人的健康,戴上了口罩。
"自殺的意象代表「我」的終結:在心理分析中,個案會發現所有的死亡都是關於他自己,尤其是在夢中。他在夢裡用刀子切開了舊秩序,燒毀它,然後埋起來。建築物倒塌:腐敗、蠕蟲、或屋內失火。他參加喪禮,進入墳場....整個脈絡與結構都要破碎了,所有的聯繫都要鬆脫了,所有的束縛都要解開了。「我」將被無條件地徹底解放。"取自"自殺與靈魂"一書。
蔡昌雄教授在心靈工坊課程中提及:"個案真正想要擺脫的是這個"社會中的我",我們能夠協助他們的是將這個"我"與真實的"自性"(Self)區分開來。"過程中也用了酒神與太陽神作為譬喻,認為心理治療師既是酒神同時也是太陽神的存在,這讓我想起酒神正好也是有二次出生的含意,我們的職責不也是協助個案二次出生嗎?
既然稱為二次出生,也意味著在那之前有某部分的死亡。這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有自殺意念的人,真正想要結束的是痛苦,而不是生命。
#自殺與靈魂 #二次出生 #心理諮商
頗有共時性的是,陳俊霖醫師在中元節前夕應心靈工坊的邀情,談了"附身與解離",在心理分析師的眼中,附身是一種劣勢功能需要有個空間發聲,同時也可能是個案透過這種方式求救、保護自己,其實也就是解離的一種。
在我聽來,兩位教授所談及的範疇都是類似的,我們都難免不喜歡自己的"某些部分",又或是刻意壓抑與否認,但在我們脆弱無助時,這些部分可能會抓取我們整個注意力,就像是非常緊身的衣服沾黏在我們的皮膚上,難以掙脫。
這也使得我們誤以為我們等於那一件緊身衣,又或者被那件緊身衣所"附體"了,如果太過於黏膩,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讓我們不得不用非常手段去掙脫掉這件緊身衣。作為酒神與太陽神的象徵,心理治療師協助個案接觸到自己的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對現實的我的影響(原來心理師是酒精!),同時也讓個案更理解自己可以用不同且無需如此殘暴的方式脫掉這件緊身衣。
然而,當緊身衣已經成為皮膚的一部分時,要分離的過程想必是非常不舒服的,且可能需要脫掉一真實的皮,才有辦法真正獲得重生。
從我的次限推運走向月亮處女時,我就抱持著謙卑與編織的心態,重新梳理著我的人生歷練與家族脈絡,並且試著與身體和好、與大自然共存,如今居然真的要走向尾聲了。真是感謝願意被開頭騙進來,還看到這裡的朋友們。
因此,我們自身又有如何走向重生?
除了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之外,或許我們不見得要殺死某部分(社會)的自己,而是試著讓某部分的自己一起消融在大自然、大我、更高或超然的存在中,我們不也「沒有我」了?
例如,國際巨星金凱瑞在生命遇到驟變時,他將自己埋身在藝術的美好之中,如此自剖他的內心世界(摘譯):
※ 生命會選擇了你去做某件事,你可以選擇不做,可以選擇打安全牌,但你人生的志業最終還是會選擇你。(我不想要再挖坑了,但想進一步了解人生志業:代蒙,可以進一步參考"靈魂密碼:活出個人天賦,實現生命藍圖"一書)
※ 當我開始大量繪畫的時候,簡直像著了魔,家裡根本沒空間走路,到處都是畫作,變成家具的一部分,我把它們當桌子在上面吃東西。還記得在紐約,某個蕭瑟的冬天清晨,我環顧四週,一瞬間突然覺得沮喪無比,我決定讓色彩走進我的生活。
在太陽處女接連與三王星會合之後,木星將會轉順行,並且在年底走進雙魚,雙魚的意象除了愛眾生、與無意識接觸、連結之外,同時也有消融自我的意味在。透過雙魚的智慧,我們將在服務眾生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獨特靈魂的光。
#榮格心理學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占星療心力
延伸閱讀:
自殺與靈魂:超越死亡禁忌,觸動心靈轉化 詹姆斯.希爾曼著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奎格.史蒂芬森著
------------
#您的讚與分享帶給于玥創作的動力
【塔羅占卜】2021下半年的整體運勢解析:
https://youtu.be/NS2_8J_4PFI
【塔羅占卜】2021下半年有甚麼禮物在等著你?
https://rothluffy.pixnet.net/blog/post/69763016
-----------------------
于玥的服務項目:
于玥線上諮詢》https://goo.gl/b3PUVR
(請於一周前預約)
流年運勢》https://goo.gl/5sZFk8
email占卜》https://goo.gl/tjIh23
(單題200,急件600台幣)
天賦報告書分析服務》https://goo.gl/oVudB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問題] 參加喪禮不舒服- 看板sou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問) 關於參加喪事頭暈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林五湖擇日舘- "關於喪事" 參加喪事,不舒服怎麼處理? 為什麼古 ...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民俗篇》出席喪禮後不要直接回家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民俗篇》出席喪禮後不要直接回家|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參加喪禮平安符的推薦評價,BABYHOME、PTT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其它] 喪禮頭暈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寶寶] 參加喪禮注意事項-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其它] 喪禮頭暈- marvel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見聞]最近跑了一趟殯儀館後.... | marvel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訪蘇葆立: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的槍響】
✏️六四32週年之際,跟前美國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蘇葆立(Robert Suettinger)的訪談。聽他回顧從胡耀邦之死談到天安門的槍響,以及美國內部的決策過程與32年後的反思。
✏️蘇葆立親歷上世紀8、90年代的美國重大對華外交政策製定過程。他在多年前出版《天安門事件之後 :美中關系的政治學 》一書後,正在撰寫第二本書《胡耀邦傳》
✏️六四爆發後的十多年裏,胡耀邦三個字在中國成了禁忌。直到2005年後,中央領導公開談述胡耀邦,才讓他的精神遺產再次浮現,更成為中國自由派緬懷的改革者。不過,習近平上臺後,局勢再次有了轉變。
✏️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會支持這樣的觀點——若胡耀邦沒有在1986年被迫下臺,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國家。」
文長~但希望能為這個特別的日子留下一些紀錄。
▫️上集: 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的槍響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jt-06022021095409.html
▫️下集: 習近平如何“片段”紀念胡耀邦?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jt-06032021134450.html
—
▪️胡耀邦之死成為六四催化劑
記者: 32年前的4月15日,住院一周的胡耀邦去世,他的死引發天安門廣場的示威活動,並在6月4日的武力鎮壓中達到高潮。回顧歷史,胡耀邦的死,對於當時天安門學生運動的作用與意義是什麽?
蘇葆立:我認為胡耀邦的去世是一個催化劑,(他的死與天安門事件)不僅僅是一個因果關係。當時,五四運動70周年的相關活動已經讓很多學生聚集在一起,蒐集他們對社會體製的不滿,並談論他們期望的方向,包含民主、科學、西化等等。在胡耀邦去世時,(學生)已經有很多準備工作,他們有些人也抱有愧疚,認為應該在1987年胡耀邦被迫下臺時就有更多動作。
這些自發走向天安門廣場哀悼胡耀邦的人,不僅有學生、有大學教授,還有黨員。當呼籲改革的力量從校園延伸到天安門廣場,就成了公共秩序及黨的問題,最後成了共產黨對自身聲譽的擔憂。
記者: 74歲的胡耀邦是在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突然心臟病發倒地,人們對他的死因真相是否存在疑惑?
蘇葆立:各種猜疑是有的。但胡耀邦是一個一天抽四、五包菸的人,他的健康狀況並不好。 他曾多次重病,而且他真的沒有照顧好身體,他是一個工作狂,從不請假去看醫生。他的生活就是在工作、抽菸、工作中循環。他在1987年被迫辭職後曾在湖南待過一段時間,當時曾有過輕微的心臟病發。
▪️胡耀邦、鄧小平: 誰是真正的改革者?
記者: 你從上一本書《天安門事件之後:美中關係的政治學》到現在寫《胡耀邦傳》的機緣是什麽?了解胡耀邦的故事能夠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時中國的歷史?
蘇葆立:這是個好問題。在胡耀邦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時,我在美國政府工作。我一直對胡耀邦很感興趣,他個子非常矮小,聲音很高、精力充沛、對思考和討論問題很感興趣,他不是像毛澤東或鄧小平那類偉大領袖人物的形象。
當我更深入研究他在位期間的作為,我越意識到胡耀邦比鄧小平還像是真正的改革者。事實上,有很多中國研究者也認為把改革成果都歸於鄧小平有些言過其實。我開始把我的這些疑問與興趣整理起來,最後得到了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的支持,讓我持續做胡耀邦的歷史研究。
記者:這很有意思,您從一位美國的對華政策資深官員,轉變成研究並撰寫一位被中國共產黨選擇性紀錄的政治家傳記,您研究胡耀邦的過程是什麽?遇到那些困難?
蘇葆立:我從2014年末就開始考慮,2015年我去了一趟中國、造訪胡耀邦的家鄉、他曾經當官的省份,以及他在江西的墓地。我的那趟旅行蒐集了很多書籍,大多來自香港,閱讀之後我再繼續作線上資源的調查,尤其在胡耀邦家族的歷史資料網站蒐集了大量的資訊。當我越展開調查,我發現越來越多讓我感興趣的文章與資訊。
▪️美國內部對於六四反應有分歧
記者: 回到32年前,當時美國政府內部是怎麽辯論如何應對六四?您曾提到當時內部有很大的分歧?
蘇葆立:我不認為當時內部(對於如何處理中國)有很大的分歧。我只能說每個人都錯愕又震驚(shocked and appalled),即使我們有些人清楚(中共的武力鎮壓)即將到來,但我們曾試圖給中國政府警告,希望他們不要做出不良的反應。連著好幾個禮拜,我們都盯著電視看。
六四的隔一天,周一,我參加一系列跨部門的會議。美國國會與行政當局之間有些分歧,國會對於人權議題更加重視,特別是在令人震驚的天安門影像傳出後,國會要求製裁、貿易限製、取消兩軍互動等等,並認為布什總統不願對華強硬。布什則認為他了解中國,他稱鄧小平為“我的朋友”,行政當局希望在考量蘇聯議題的情況下,維持與中國的戰略關係。
記者:中共對當年的六四、以及今日香港民主運動的處理都讓國際社會震驚。您怎麽對比美國看待天安門事件、以及香港民主運動的差別?
蘇葆立:盡管我們也看到美國民權及人權團體,對於中國在處理香港問題上的失落與憤怒,但在整體的情感上,美國看待香港遠不如當時看待六四時的強烈。另一方面,我認為美國和中國在政治、意識型態上的距離比 1989 年要大得更多了。
▪️擔憂中共“暴政領導”的傾向
記者:歷史把胡耀邦貼上推動中國自由化、“擁抱民主精神”、“黨的良心”、“偉大的解放者”這些標簽,在研究了這麽多關於他的史料之後,您是怎麽評價的? 您認為他最重要的遺產是什麽?
蘇葆立:與他共事的人對他的性格進行了很多塑造,但我認為胡耀邦一直最對自己正直的人格感到自豪。1989年的共產黨內部已經開始有許多腐敗,胡耀邦並不在其中,他深信改革的本質不是一系列政策,而是態度。
他相信若是犯錯,就公開承認並修復它;若想達到正確的政策,就要從關註人民利益出發,他一直是為中國普羅百姓維護法律利益的人。
因此人們對他的記憶是大膽的,他發表了一些演講或文章,對於鄧小平及陳雲等黨內大佬來說是過於前衛的。比如啟用黨外民主人士、或在農業政策上推動以農民為主體的改革。胡耀邦一旦進入任何一個官僚機構,就會想要修復它。
胡耀邦還提出促進黨內民主、反對暴政。胡認定毛澤東是一個暴君(tyrant),他擔憂鄧小平正在往那個方向前進,也意識到共產黨對這種領導模式有自然的傾向性,因此挺身而出。
▪️胡耀邦與鄧小平: "從來不是朋友"
記者:胡耀邦的這種改革信念會與鄧小平決裂的原因是什麽?胡耀邦的改革為什麽會失敗呢?
蘇葆立:當華裔或美國政治學者在做研究時,會傾向認為某個議題是政客決裂的主要原因。這在中國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只有一定程度的適用。在中共的體製內,所有的問題最終往往變成很私人的,這導致忠誠與私人關系比什麽都重要。這也是馬克斯列寧主義的核心,獲取權力、使用權力,權力可以是製度性的,也可以是私人性的。
對於鄧小平來說,權力就是很私人的問題。我認為1978年至1993年、鄧小平和陳雲之間在中共黨內的權力競爭並沒有被好好地研究。胡耀邦跟陳雲處得並不好,1986年黨內幾個大佬把胡耀邦推擠出去,他們認為夠了,胡耀邦所作所為不符合他們所要的路線,因此用1980年對待華國鋒的方式處理掉胡耀邦,基本上已經類似驅逐出黨了。
至於鄧小平與胡耀邦也從來不親密,他們尊重對方、一起打橋牌,但他們從來不是同夥,也不是朋友。
▪️天安門事件後 “胡耀邦”三字成禁忌
記者: 六四爆發後,關於胡耀邦的歷史如何在中國被記錄?
蘇葆立:在胡耀邦1989年的葬禮上,趙紫陽為他準備了一個相當寬厚的悼詞。胡耀邦雖然得到黨的稱贊,他的喪禮安排卻不是總書記規格,只把他視為政治局常委。胡的家屬對此表示不滿。
胡耀邦一生鉆研馬克思列寧思想及意識型態問題,卻沒能在死後被冠上“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稱號,他的家人也難以接受,更認為胡耀邦被迫下臺的決定是錯誤的。
接下來的故事是,天安門鎮壓發生後,胡耀邦的名字基本消失。媒體不再提到他、他的故事他的文章不被允許講述,胡耀邦就像不存在一樣。
1990年代中期,《炎黃春秋》雜誌開始為胡耀邦挽回名聲,關於他的史料及故事被記錄下來。直到2005年江澤民逐漸淡出,黨內大佬也逐漸去世後,黨內開始出現一些想法,認為胡耀邦的名字能夠代表中國共產黨好的一面。
2005年,在胡錦濤的允許下,為胡耀邦舉辦了90誕辰論壇,政治局常委曾慶紅重新為胡做了另一個版本的悼詞。黨還開始允許出版關於胡耀邦的一些文章及一本三卷的傳記,對於胡耀邦的關註開始盛行,來自他前同事、下屬的文章爆炸性的增長,贊譽他的為人、能力等等,《炎黃春秋》每個月都有關於他的文章。
▪️習近平時代 被片段紀錄的胡耀邦
記者: 到了2015年,習近平似乎對胡耀邦百年誕辰的紀念活動進行了精心安排,在人民大會堂誇獎他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和開創建立了不朽功勛”。習近平是怎麽看待胡耀邦的?關於胡耀邦的歷史,被記錄的是什麽?被忽略的又是什麽?
蘇葆立:2012年習近平就任總書記後,氣氛開始發生一些變化,自由派雜誌和中國的許多文章開始被大量編輯審核,包括《炎黃春秋》。幾年後,《炎黃春秋》以及一些自由派網站陸續被迫關閉。
2015年的這個紀念儀式並沒有為胡耀邦的下臺平反、也沒有稱他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更沒有關於對他工作的分析。胡耀邦傳記的其中兩卷還被大量編輯,刪除了很大的一部份。胡耀邦的故事用習近平感到舒服的方式被講述出來,就像是1981年《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分析一樣,黨說,好吧,就這樣吧,我們已經完成對所有壞事的討論了。
胡耀邦故事只能在黨的允許下片斷地書寫,僅此而已。
記者:你提到兩卷傳記中被大量拿掉的部分是什麽?
蘇葆立:基本上1987年胡耀邦被迫下臺的故事都被刪掉了。傳記的最後兩卷談到他在這段過程的掙紮,以及一些胡耀邦所發起的改革,而這些改革最後都被歸屬於鄧小平的成就。這些細節在審查修改後的傳記,都被毫不隱諱地撕掉了。
▪️習家族與胡耀邦
記者:胡耀邦曾幫助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習家族與胡耀邦的關系是什麽?
蘇葆立:習仲勛在1962年被毛澤東解職,在文革期間遭受嚴酷對待。到了七零年代後期,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在幫助習仲勛平反、釋放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習仲勛最後得以回到工作崗位,胡耀邦把他帶進書記處,其中一段時間他是胡耀邦的得力助手。
在1987年1月一場批判會上,習仲勛以行動回報了胡耀邦。當時胡耀邦因為沒有對學生抗議行動有足夠作為而遭鄧小平的擁護者猛烈批判。習仲勛站了出來,認為這種批判胡耀邦的大會是荒謬的,並要求批判停止。到最後,是胡耀邦出面緩和習仲勛的憤怒情緒,他對習仲勛說,別擔心,我能處理。在某種程度上,胡耀邦明白自己已經走到最後了,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批判。
習近平在2012年接班時,他與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有過會面。當時,關註的焦點都是太子黨、紅二代的故事。
如今,胡耀邦的名字與聲譽在中國仍然被崇拜著,即使關於他的文章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多了。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會支持這樣的觀點——若胡耀邦沒有在1986年被迫下臺,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國家。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網友說那個女生都說要參加喪禮了,
怎麼沒有殺人故意?
如果我們還原現場,
9月下三次硼砂,被害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不舒服,
12月其他同學舉發才發現。
對話內容如照片。
被害人身體出問題跟下毒間的因果關係?
不好意思,隔好幾個月,
被害人身體也代謝掉了,
醫師當時也沒朝中毒方向查,
病歷不會寫「中毒」,也不會有檢驗數字,
對法院而言,客觀證據根本沒有!
(別以為法官拿到的東西都像韓劇那樣明確)
只有同學指控跟被告自己承認的部分。
客觀上下幾次毒?
就是3次,
別再編故事說也許後面幾百次了,
因為客觀事實就是3次,
被告只承認3次,你覺得是100次,
你那麼厲害,證明給我看好了,
法官都笨,就你聰明嗎?
因為討厭這個被告,就自己腦補成100次,
這樣就比較厲害嗎?
主觀上,有沒有殺人意圖?
先看那個量跟頻率,
下三次,每次一小指甲,
(如果不相信量那麼少,也請提出證據,別嘴砲)
那樣是真的要殺人嗎?
一般的殺人,都是一次讓你死!
像鄭捷那樣,
如果說分次下毒是為了隱藏自己犯罪,
一邊分批下毒,一邊還大喇喇跟同學討論,
這種殺人法,真的很隱蔽啊!
再看他們對話內容,
一下子說要參加喪禮,
一下子又說下次要用廁所水?
都說要參加喪禮了,還有下次嗎?
如果要把被告說的話放大來看,
為什麼前面的「參加喪禮」可採,
後面「下次要用廁所水」的說法不可信呢?
這種對話,應該是整體一起評估,不能自助餐,
選擇性相信特定字句,才是奇怪的。
我們常說的冤獄,
通常是明明無罪變成有罪,
但有另一種冤獄,
就是明明只是傷害罪,因為討厭這個被告,
硬要用殺人罪處理她,
有正義感很好,
但過度的正義感,往往是通往冤獄的高速公路!
#我也不喜歡這個女生惡搞行為但她不是要殺人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有一個殺人犯,他在說他為什麼要殺人的理由的時候,他只說:「因為太陽太刺眼了!」所以,他才會去殺人。
你相信這種說法嗎?或者是,你會不會覺得這個說法,真的有夠「荒謬」的?
其實呢,這種荒謬的狀態,在文學名著《異鄉人》裡,它就是有這樣的呈現。《異鄉人》是一本以人類的荒謬行為作為主題,所創作的一個非常好看的文學作品喔。
這裡面的主角「莫梭」,他收到母親死亡的通知之後,他就前往養老院,參加母親的喪禮。
在面對自己母親的死亡,莫梭還是跟平常一樣,他的感情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也沒有因為悲傷而掉眼淚。他只是冷靜的,去接受母親已經死亡的事實。
在喪禮結束之後,他還和當地的女子做愛;後來呢,因為一個小小的爭執而殺人。最後他被逮捕,而莫梭只說自己殺人的動機,是因為「太陽太刺眼了!」
如果一個人,連殺人都沒有明確的原因,並且以「太陽太刺眼」作為犯罪的理由;我想這真的是有夠荒謬的。
可是,這樣子荒謬的狀態,你認為會不會發生在,我們的真實世界裡?還是你覺得,這只是文學家,在小說世界裡的自由發揮呢?
其實,回到真實的社會情況,很多犯下殺人罪行的人,他們在表達自己的犯罪理由,在本質上,都跟「太陽太刺眼」其實是很像的,都沒有明確的原因。
在2014年意大利的學者,馬爾.奧茲力。他在《認知和情感》這一本國際學術期刊上面,發表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如果陽光太強烈,人是會因為刺眼而產生攻擊性的。」
他做的實驗找了18到40歲的人,總共有296位當受試者。而且呢,還雇用了完全不知道實驗目的的三名女性,當成是實驗的配合者。
這三位女性,要在意大利的海灘上,去問那些沒戴太陽眼鏡,或者是有戴太陽眼鏡,在海邊走路的人。並且花幾分鐘去瞭解他們,為什麼要在陽光底下走路?
而這些受試者,雖然是被隨機問話;但是呢,馬爾.奧茲力的研究團隊,在這個活動裡,花了很多的心思。
從幾點可以看得出來哦。第一個,他們訪問的人,男女人數是一樣的;而第二個,這些人的外表,看起來會比實際年齡來成熟了一點。
第三個,這些受試者「朝著太陽光的方向走」的人數,和他們接受訪問的時候,是「背著太陽光走的方向」的人數,也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透過這樣的區分,就會有四個變數。分別是,戴著太陽眼鏡,而又面對太陽照射的方向走的人;第二個是,沒戴太陽眼鏡,而朝著太陽方向照射走的人。
第三個是,戴著太陽眼鏡,背對太陽照射的方向;第四個是,沒戴太陽眼鏡,而背對太陽照射的方向。
由於這是一個很嚴謹的實驗,所以它裡面的細節很多,我在這邊就直接跟你分享結果。
結果告訴我們喔,對於「攻擊性」跟「暴力性」的問題,男性的得分比較高;意思就是說,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採取攻擊性的態度。
這個結果,跟所有的科學統計,和一般人的直覺認知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有趣的在後面哦。
有沒有戴太陽眼鏡,對暴力行為的結果非常的明顯。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戴著太陽眼鏡的人,他的攻擊性的分數,都會比較低。
而最後的發現就是,比起「背對太陽」的人,「面向太陽照射走」的人,他們的攻擊性,跟憤怒程度都會比較高。
所以,用一個簡單的話來總結,那就是「太陽越刺眼,人就越有攻擊性」。
所以這樣的研究結果,是不是很符合《異鄉人》裡面的主角,莫梭他說他犯下殺人罪行的理由,是因為「太陽太刺眼了!」
回頭想想,其實這個理由不僅不荒謬,而且還很合理呢!那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跟力氣,跟你分享這個狀態呢?
其實有幾個問題,我們是可以深入去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是「荒謬」?
我們常常認為那些荒謬的事情,如果回到我們的身心研究,你可能都會發現,它都有答案,它其實一點也不荒謬。
而第二個部分就是,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受到一些環境、他人的影響,去造成我們很多不理性的行為跟反應?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不是每件事上。」如果在你的生活裡,充斥著許多讓你覺得刺眼、讓你覺得不舒服的關係。
就像是「太陽太刺眼」一樣,那麼這個時候,在你的生命中,出現了那些值得你好好對待的人;你還有精神、你還有力氣,能夠好好的對待他們嗎?
所以囉,回頭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是「荒謬」?
如果在你的生命裡,那些對你沒有幫助的關係,那些讓你心力交瘁的存在,你卻花很多的精神跟注意,在處理他們。
然而,卻只留下疲憊跟不耐煩,給那些其實你才需要好好關注的人。那你說這是不是更本質的「荒謬」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到底什麼是荒謬」?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裡,留下那些值得的、並且是對的人;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把握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這一門課會幫助你,長出適合你的信念跟力量。並且呢,在面對到那些讓你心力交瘁的關係的時候,能夠清楚的畫出該有的界限;讓你的生命裡,留下你想要的清爽與自在。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問) 關於參加喪事頭暈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參加奶奶的告別式(佛式喪禮) 不知道今天太熱還是怎麼樣明明在有三台冷氣的室內(不過還是人很多) 覺得有點不舒服不過在公祭到一半的時候就一個突然 ... ... <看更多>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林五湖擇日舘- "關於喪事" 參加喪事,不舒服怎麼處理? 為什麼古 ...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喪事" 參加喪事,不舒服怎麼處理? 為什麼古時守喪要三年? . . 喪葬之事有很多習俗和禁忌就算你自己沒禁沒忌也須尊重別人的禁忌. ... <看更多>
參加喪禮後不舒服 在 [問題] 參加喪禮不舒服- 看板sou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很喘 心跳很快 全身搖晃在抖 頭很痛
有點呼吸不過來
今天是老公阿公的頭七
我月事剛走
早上跟著拜時
只要在搭棚子外的誦經處
在那裡跟著拜都沒事
但進到靈堂 看到遺照
心裡出現一個人的聲音一直對阿公不敬
我要趕祂 祂一直來
前提是:阿公對我們很好 沒有人怨恨他 我也不可能
頭七前我都去捻香過 並沒有出現不敬的聲音在腦海
我有想過暫時不要參加
但因為公公是長子 希望能夠人員到齊
但若一直出現那個聲音
我又覺得對阿公不敬
怎麼辦?我該看精神科嗎?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4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413445203.A.57D.html
※ 編輯: moonlavender (106.65.28.48), 10/16/2014 15:48:41
※ 編輯: moonlavender (106.65.28.48), 10/16/2014 15:53: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