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現在過的好了,聽你podcast覺得放下會更讓人欽佩」
在打包的混亂中收到這訊息
一言難盡我實在懶得回你
沉澱了幾天,必須說 活在 #情緒勒索 加 #言語肢體暴力 的親人對待中成長,直到我婚後幾年聽到這幾位依然"進行中"的種種"事蹟",我只選擇了不再往來,相信能做到這樣而不是選擇報復或惡言相對已是我們選擇最大的善。
這是一個八點檔般的劇情,真實發生在我從小的家庭。
超過二十年都在忍受這些人-號稱是我爸手足的"親人"。
爺爺在我七歲的時候因為中風太嚴重倒下,腦死的關係變成植物人,家裡什麼都是推給長男的我爸爸,所以我們就這樣幫忙照顧爺爺直到念大學。不能送安養,因為那是長輩眼中大不孝,爸爸手足全都好吃懶做無能力負擔(但平時都吃好用好假日處處玩),我們只是小康家庭,自己家以前房貸還是繳到我大學才還清,也不可能全由我家負擔。
其實,孝心不需要靠金錢,只要偶爾能來幫忙或讓我們有假日喘息的空間即可,但這些人除了推託貧困就罷了,連餵口粥都不願意,難得餵一次就裝病,裝到手在抖,看到你會以為正在看八點檔。
某長輩情緒綁架我們的行為,包括長男長媳要負擔大家庭的所有(暗示兄弟姐妹的不濟也全要我們負擔) 我們假日不能休假,因為不能出遠門、要在家照顧長輩,印象小時候只有一次我爸帶我們在外過夜兩天一夜,回到家就被她不斷的情緒發洩。
「以後你們就盡量去啊,去啊,如果你爺爺突然在家走了,我看你們良心這輩子過不過得去」
在我七歲那年,小"菇"跟著搬來,原本她很疼我,因為我媽不答應讓小叔的孩子跟狗過來住,結果她跟這位某長輩開始天天整我們,因為小叔時常沒工作也不想照顧小孩,她們認為我爸我媽身為長男長媳要負責幫忙才是對的(到底哪裡對) 覺得我母親不答應就是一種罪,所以為什麼常故意整我跟妹妹呢?由於爺爺尚需要爸媽協助照顧不能向他們抱怨,因此乾脆轉移目標整他們的孩子-就是我和妹妹。
小"菇"是言語加暴力、誣陷,掐我說要弄死我、趁我父母不在故意打罵我、不讓我進家門,甚至曾經用腳飛踢我臉打巴掌霸凌,逼我們不能告訴父母,只要講了她會真的殺了我。
大"菇"每週或至少每個月都要回娘家,她不會動手,但是言語是不可思議的惡毒,比較我們跟她的孩子誰厲害誰差這只是小兒科而已,我說了不想替她們把這些話重複一次,因為真的太多太多,講完我覺得我人格都被污染。實際上我最恨這個人,雖然她沒動手,但她挑撥離間跟心之醜惡,常故意用誰有錢沒錢做挑弄這件事讓家人感情奇差無比。
最可惡的某長輩,不但不覺得她這些孩子們問題奇大,還總是幫他們一起欺負我們。實際上我爸只是普通的軍公教人員,他只是沒像這些人好吃懶做、給我們正常的經濟環境可以唸書罷了,他也沒有錢到像他們講的可以負擔這麼多人,但只要他沒拿更多出來就會被私下講成他是至大罪惡,我們因為可以好好唸書也是一種罪,因為忌恨我們不像他們要為錢愁苦,所以我們像坐監牢般得忍受他們所有言語肢體暴力。
因為你過得好,就是不能讓你好過。
就是這種懲罰,讓我們超過二十年忍受無盡的情緒勒索。最可憐的應該就是我媽這個長媳,所以為什麼我常說我非常討厭莫名其妙的傳統,其來有自。
這也就罷了,爺爺喪禮時她們聯合照樣鬧,說排場不夠、燒的不夠 東嫌西嫌硬是要把不孝的帽子扣到我父母身上。
這是場鬧劇,為什麼我不想再跟這些人往來這樣你瞭解嗎,放下?! 我們沒找這些人算帳、只是不往來已經夠仁慈了。
那些寶貴的童年跟青春時光,我跟妹妹常是在羞辱跟恐懼中度過,父母則是因為傳統壓力和愚孝而一再忍耐,到現在照顧某長輩看醫生等狀況依然是他們負責,其他人永遠推說他們沒空沒錢而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去你的錢錢錢!
一輩子聽這些人用錢評斷誰過的好誰過不好我都聽到煩了,因為沒錢所以當然沒時間幫忙?!
如果有孝心,可以偶爾幫上那麼一點忙,誰管你有沒有錢,都是藉口!
還記得有一次,我爸只是晚下班回來,讓小"菇"去幫忙一次抬爺爺進浴室,她認為那都是我爸該做的,因為氣不過她把我壓到馬桶旁說,既然你爸不早點回來那就要妳在這裡代替他。
有句老話叫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
我們輕描淡述"某些親戚這輩子我再也不想見到他" 只是不見,在我眼中已是最大的善。
我認識我先生時曾跟他說過,我們沒有童年,這不是一句要請任何人同情的話,而是那就是我們真實的過去,總是在一個情緒悶炸不愉快的環境成長著、哪也不能去。其實我不恨爺爺倒下,因為我有記憶的時候他非常疼我,他身體不好不會照顧自己,倒下後受苦最大的是他。過去最難過的是他無法看著我們一路的成長,所以我一直認為 #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不是金銀財寶或功成名就。人的一生就這麼一次,#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講出這些,不是在跟任何人說我曾經有多苦或要誰同情這一切,因為我婚後靠自己經營生活過的很好,我最需要人理解的日子早就過去了,但我希望有些時候,對別人不瞭解的情況下,有些話別那麼自以為是。
我早就放下這一切了,選擇不跟這些人往來我覺得很好啊,有什麼問題嗎。
#娜塔
喔對了,這件事我多年前寫下 https://bit.ly/3yeQ0YC 這篇的時候就已經不在乎這些人了(但不在乎不等於我就要原諒,我不是偉人,我只是一般人)
心情斷捨離才寫出來。在那之前我連講都不知道能跟誰講,因為真的有人聽到一點點就說"真的無法想像" 畢竟沒有經歷過是要誰能理解。我們也不是天生有同理心,而是上天送我這份親情間的傷痛讓我更能體會許多人的苦。
我現在已不恨,因為我真的過的挺好的啊,那些屈辱跟沒自信甚至一直埋怨自己是不是做錯什麼的灰暗時期,就當是你們送給我迎向陽光跟堅定意志要堅強的人生體悟。
「向陽而生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我可是生活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Re: [檔案]關於陽奈性格疑問-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向阳而生/Living toward the Sun》大结局看点:无论结果如何 ... 的評價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網路上關於向陽而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網路上關於向陽而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向陽而生劇情 在 網路上關於向陽而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向陽而生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2 2021/7/23 星期五
帶meat pie 的日子,就來說故事吧!
陽陽創業實錄(二)~珠寶商的逆襲
其實,我也沒想到這故事還會有續集,更沒想到這戲碼還有這樣的張力劇情演出😂。以下我就以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畫面自行腦補。
星期一! 開張營業的日子,陽和C一如往常在下課時間來到學校合作社(Tuckshop)旁,找到最熟悉的位置,擺設好桌上的立牌和畫具,同時在臉上掛上了商業微笑,對著每個從合作社走出來,手中緊握著零錢的孩子叫喚著「想要畫圖嗎?你絕對會有最棒的體驗,一張只要20分錢喔」。
此時,畫面一轉,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叫托比,臉上掛著陽光的笑容,一臉清秀可愛,手提一個袋子慢慢走近,就在距離陽陽攤位的幾步之遙席地而坐,從手提袋中拿出以大小顏色分袋裝好的小石頭,還有事先做好的小招牌,擺在地上就開張了。新的攤位出現,馬上造成轟動引來圍觀的群眾,大石頭$2 小石頭$1 ,大家紛紛掏錢購買。
等到人群稍微散去,陽跟C說:「托比的寶石攤位好像生意不錯,我過去打聲招呼,順便跟他談合作。」
C:「好,你去談,攤位這邊我會顧著」
陽陽堆滿笑容的走到托比的攤位:「托比你好,你在這裡賣寶石啊。真是漂亮。」
托比:「你要買嗎?」
陽陽:「我是來跟你談合作的,我想說如果你有客人來買寶石,你沒零錢找開的話,可以請他們到我的攤位畫圖,如果我有一樣的情況,我也會請他們來你這裡換寶石,到時候我再把你的利潤分給你,這樣好嗎?」
托比:「不要,我不要,請你離開我的shop」珠寶大亨托比不友善的請陽吃了一碗閉門羹。
陽挫敗的走回自己的攤位,一臉沮喪。
沒一會兒,托比在上課鐘聲響起前五分鐘收攤,走進合作社買了一枝冰棒,在經過陽和C的身邊時說了一句:「我今天一共賺了$11塊錢」。
這句話讓他們兩個徹底崩潰了。
C從夾克裏拿出了自己筆記本,打開Ipad搜尋引擎google輸入了所有跟賺錢有關的關鍵字,鍵盤飛速敲打著,筆記飛快的記著畫著,在短短的時間內,分析他們目前局勢的優劣,連曲線圖和圓餅圖都畫出來了,逼著陽陽馬上閱讀,陽意興闌珊:「你可以直接告訴我你想怎麼做嗎?」
C焦慮的咆嘯:「讀,讀它」筆記本丟向陽,陽無奈的看著這些數據分析,眼神無法對焦集中,腦中閃著的是自己的思緒。
回到家,女兒告訴我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我聽到他被珠寶大亨轟出來的時候,狂笑不已,但對於他「異業結盟」的提議,也是充滿肯定。我問:「你擺攤這麼久,一共賺到多少錢?」
他思考一下:「如果只算現金不算那些玩具的話,大概四元,我和C一人分兩元。」
我再次笑出來,難怪C會崩潰。人家一天的收入,超過了你們一個多月的努力。
女兒最後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出一句話:「媽,我發現比起原創的藝術,人類更願意花大錢去追求華麗的寶石,太不公平了,藝術竟然比石頭廉價。」
我心裡默默地回答:「那是為什麼會有『珠寶大亨』和『窮藝術家』這兩種名詞的產生。而從沒聽過『窮珠寶家』和『藝術大亨』。」
但我脫口而出的話是:「原創藝術是無價之寶,把無價變成有價,那就不是藝術,是生意business。如果你的目的是賺錢而不是追求藝術,你就得轉個彎,想想不要客製化,而是商品化,這樣你可以在家先畫好一些畫,再讓客人選購,價格也要重新考量,低價路線其實很冒險。媽媽沒有你這樣的經驗可以跟你分享,你可以慢慢調整和體會,和C去討論,當作是一堂實踐課去挑戰,什麼都去嘗試看看,你今天的體會,就是你今天的收獲,比那11塊錢還珍貴。你這個年紀就是學習,不管是成功或失敗,你總是能夠得到些什麼,對你以後的人生都很有幫助。」
陽陽點點頭,說她會再想辦法,明天要和C開會討論,她就走進房間寫方案了。
我不知道我的反饋是否正確,雖然我曾經在台灣從事行銷公關相關的工作,但我不想把大人那一套行銷手法太早灌輸給孩子,也或許那一套早已不合時宜,讓他在這個年紀,從失敗中思考,領悟後再去嘗試和突破,也許能夠激發出更新更符合現代市場趨勢的行銷手法。同時我更享受他與我分享的點點滴滴,真的太有趣,我想繼續看下去,最後他會走出一條怎麼樣的路。
對了,我今天早上看他桌上有毛線、有亮片、紙板還有打洞機,她說她昨晚做了一些手工藝品,打算今天去電爆珠寶商。
看來這故事可能還有第三集啊😄。
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週末愉快❤️。
向陽而生劇情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他們會突然發狂,我擔心被他們攻擊?」
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仍存在著許多刻板印象,其中令大家擔心、害怕的,多半是認為,他們會突然發狂、失去控制,進而傷害無辜的人。
但是,精神疾患者就一定會攻擊人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先前我們去向陽會所參訪時,遇到一位病友阿和。母親較為複雜的情感關係,以及父親的逝去,也影響了他的幻聽症狀,耳朵邊的聲音不時對他嘲弄,有時會出現過世的父親,不斷叫他去尋找殺父仇人。
所以當他整夜睡不著的時候 ,就會跑到家裡附近的公園找殺父仇人,也認為也有人要來殺害他。過去,他這樣的行為與舉動,對於鄰里間容易造成了緊張與衝突。
阿和來到向陽會所之後,與社工們建立起長期而穩定的關係,社工們發現,阿和的狀況出現時,多半是在沒吃飽、血糖比較低的時候。某一次阿和的幻聽強烈發作,阿和受不了又跑到公園要找殺父仇人,他把自己關在公園裡的廁所裡,拍打吵鬧。社工們立即跟上,很快的準備好各式食物,希望阿和能先進食,讓情緒緩下來。
但此時的阿和,因為擔心別人要殺害他,對社工們充滿防備、懷疑食物裡是不是有下毒。社工們知道阿和的擔心,因此,每打開一包食物,社工們就先吃幾口,再邀請阿和進食,就這樣,阿和慢慢卸下心房,也從公廁的門下空隙接過食物,逐漸安穩下來。
對阿和來說,因為媽媽的感情生活比較不固定,所以他根本不知道爸爸是誰,這個不斷叫他去尋仇的聲音,可能是基於對父親沒有著落的情感,也可能源自於他跟媽媽之間緊張的關係,進而衍伸出這個幻覺,反映對媽媽的不理解。
社工們持續給予關心,讓阿和能好好吃飯,同時也培養他的運動習慣。放鬆之後,阿和在晚上便比較容易入睡,有狀況時,也都會打電話給向陽會所求助。建立起信任關係後,阿和也慢慢穩定了下來。
另外,讓我更印象深刻的是,向陽會所的廚房,並不會因為害怕病友出現不穩定狀況,就把尖銳的物品藏起來。
他們仍把菜刀或剪刀,放在固定的地方。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在這個會所內,對病友們有足夠的關愛跟支持,建立起足夠的信任關係,即使在不穩定狀況下發生爭執,也不會演變成無法收拾的衝突。
基本上,只有被害妄想症、或有幻聽幻覺症狀的患者,才可能基於自己幻想世界的劇本,為了保護自己或其他原因,而產生攻擊行為。除此之外,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交上都是呈現害怕和退縮的狀況。
對於有幻聽、幻覺的患者來說,幻聽、幻覺所建構的世界是非常真實的,他所要防衛的對象,是他幻想出來的、那個不斷貶低、攻擊自己的人。
病友的幻覺就像是不同頻道的世界,幫助他們恢復穩定的關鍵點,就在於我們能否將這個頻道的世界,與現實銜接,把另一個世界的劇本拉回現實來對話。在幻聽或幻覺的症狀裡,劇情是幻想的,但其中的情緒、情感依然是真實的,可能存在著他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又或者希望回應與母親的關係。
我們以實際數據來討論,精神疾患者的犯罪率確實比一般人高,但都是以「微罪」為主,像是因為意識不清醒,可能拿了別人的東西,或是騷擾他人等等。
但若是以嚴重的傷害或兇殺案件,則並非如此。
根據英國的研究估計,該國 2003 年到 2013 年的陌生人殺人者,共 1,563 人,佔所有殺人事件的 25 %。陌生人殺人案件中,有精神疾患者只有 117 人,佔所有陌生殺人案件的 7 %。
而 2017 年臺灣學者周愫嫻、吳建昌、李茂生教授等人綜合各研究的發現顯示,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殺人者比例不高,其中以思覺失調症、反社會人格、智能障礙較多。陌生人殺人者中,僅有約 5 -7 % 類似疾病或障礙者。
這些數字顯示出,在嚴重的社會案件中,精神疾病者的犯罪率其實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但卻因為被「特別標記」,才會形成比較危險的標籤。
這些標籤,導致許多精神失序者害怕承認自己的疾病,外界的異樣眼光和社會的輿論壓力,讓他們不得不把自己隱身在大家看不見的角落,也因此難以得到需要的協助,讓他們的病情更加惡化。
我們想消除這個污名、將這些標籤撕下。
我們希望持續努力與社會溝通,讓大家能更了解這個疾病,才有可能減少社會對患者的偏見與歧視,讓他們有勇氣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進一步尋求醫療、復健與社區生活的協助,一步一步慢慢回歸到社會中。
未來,我們也會針對先前幾篇精神失序者的誤解與迷思,逐一發表我們認為該努力的方向,也請大家共同關注。
向陽而生劇情 在 《向阳而生/Living toward the Sun》大结局看点:无论结果如何 ... 的推薦與評價

欢迎点击订阅☆《向阳而生》官方播放列表:https://bit.ly/33KxSJv TV ... 王磊赵奂然阿斯汗朱健赵雅莉李佳蔚刘未晞集数:40集剧情简介: 沪漂女孩熊 ... ... <看更多>
向陽而生劇情 在 網路上關於向陽而生-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推薦與評價
向阳而生 的剧情简介· · · · · ·. 北漂女孩锁过着住合租房、吃外卖、看剧、画面的平淡生活,却突然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 ... ... <看更多>
向陽而生劇情 在 Re: [檔案]關於陽奈性格疑問-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