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紐約時報
*【美眾議院民主黨的徵稅的計畫 對富豪們無所影響】
眾議院民主黨人提出了一項計畫,通過增加超過2兆美元的稅收來支付其擴張性社會政策和氣候變化一攬子計畫的費用,主要是針對富人和盈利企業。但這項提案雖然涉及面很廣,但遠遠沒有改變貝佐斯Jeff Bezos和馬斯克等大亨的巨額財富,也沒有徹底填補金融領袖所利用的最嚴重漏洞。面對一分為二的國會微妙政治,資深眾議院民主黨人選擇更加關注黨內溫和化的關切,而非其進步野心。他們專注於傳統的增加税收的方式:提高收入稅率,而不是以富豪為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us/politics/tax-plan-democrats.html
*【眾議院民主黨人如何計畫為安全網籌集2.9兆美元】
該法案的細節顯示,公司和富人的稅收有所提高,但關鍵內容與參議院和白宮的提案有所不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us/politics/democrats-tax-plan.html
*【在共和黨的壓力下,選舉機構保護社群媒體平台共享政府新聞】
聯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的新裁決保護了大型社交媒體公司控制其平臺上共用政治內容的靈活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us/politics/fec-twitter-hunter-biden.html
*【對於阿富汗難民來說,在阿爾巴尼亞的海灘度假勝地,奢華和創傷交織在一起】
阿爾巴尼亞承諾從阿富汗接收多達4000名難民,目前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度假勝地居住著數百名難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world/europe/afghanistan-refugees-albania.html
*【五角大廈為喀布爾的致命無人機襲擊辯護】
五角大廈堅稱,美國在阿富汗的最後一次無人機襲擊是防止美國軍隊遭受襲擊所必需的,儘管《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對軍方對事件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包括爆炸的車輛中是否有炸藥,司機是否與伊斯蘭國有聯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us/politics/pentagon-drone-strike-kabul.html
*【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頂級科學家們質疑是否迫切需要加強劑】
與其他疫苗專家共同撰寫的一篇文章,FDA部分專家使監管機構CDC與、包括佛奇博士在內的主要聯邦衛生官員對於第三針產生分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health/fda-coronavirus-booster-shots.html
*【中國近一個月來最大疫情爆發 福建升級防疫措施】
自9月10日以來,福建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43例。官方稱此次疫情初步判定為Delta毒株,這是該國一個以月來最大的一次疫情爆發。福建當局已下令在一周內完成對所有學生和教師的大規模測試。全省各城市也正施行大規模檢測和其他限制,以配合國家的“零感染”戰略,但衛生專家警告說,此類措施可能會帶來懲罰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world/asia/china-fujian-delta-covid.html
*【儘管Delta激增,東南亞的旅遊景點仍將重新開放】
Delta變種持續困擾亞洲多國,泰國和越南這兩個主要依賴旅遊業的國家正在推動重新開放其旅遊業,但Delta變種仍導致了病例激增,目前越南平均每天報告12724個新病例,泰國平均每天報告約14000個新病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world/tourism-spots-in-southeast-asia-are-set-to-reopen-despite-delta-surges.html
*【美國第一例新冠死亡病例究竟出現在什麼時候?】
CDC啟動了一項長達一年的調查,覆核2020年初一批疑似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死亡病例,其中有四例通過了審查。但一些科學家表示,這四個病例確實由新冠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10913/first-covid-deaths/
*【朝媒稱朝鮮試射遠程巡航導彈】
朝中社表示,朝鮮在六個以月來的首次導彈試驗中獲得成功,導彈于周日擊中了1500公里以外的目標。該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並未在試驗中現身。平壤與美國在核裁軍談判中僵持不下之際,該國正繼續完善其核武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world/asia/north-korea-cruise-missile-arms-race.html
*【聯合國警告稱,百萬阿富汗兒童面臨人道危機飢荒餓死】
聯合國官員警告稱,如果不迅速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數百萬阿富汗人可能會在冬季到來之前沒有食物可吃,100萬兒童可能會因此死亡。公共衛生專家則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援助,該國的衛生保健系統將處於崩潰的邊緣。事實上,在塔利班控制阿富汗之前,該國就已遭受了旱災。由於缺乏國際援助人員,情況將變得更加複雜。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world/asia/afghanistan-united-nations-crisis.html
*【911事件20年後,美國反恐戰爭何去何從?】
美國的反恐戰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遭遇全面失敗,只實現了保護美國免受另一場9·11式襲擊的目標。拜登調整外交政策之際,美國是否還有資源或耐心維持有效的反恐政策?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913/war-on-terror-bush-biden-qaeda/
*【專欄:後9·11時代美國的最大戰略挑戰:中國】
時報專欄作者Ross Douthat寫道:只有中國能夠以深刻的方式威脅到美國的利益,美國應該制定政策來否定北京的地區霸權,並阻止任何軍事冒險主義尤其從捍衛臺灣開始。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13/china-america-foreign-policy/
*【蘋果發佈緊急安全更新,彌補間諜軟體漏洞】
研究人員此前發現,以色列NSO集團的間諜軟體“飛馬”能夠在無需點擊的情況下感染蘋果設備。蘋果公司表示,計畫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下一次iOS 15軟體更新中引入新的安全防禦措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technology/apple-software-update-spyware-nso-group.html
*【熱帶風暴Nicholas瞄準德州】
週一,熱帶風暴Nicholas開始在該州墨西哥灣沿岸肆虐,刮起陣陣狂風和傾盆大雨,疲憊不堪的德州民眾正準備面對再次的打擊。週一晚上,風暴中心就在近海,在墨西哥灣向東北偏北移動。氣象預報員說,它可能在週一晚上登陸德州中部海岸之前,達到颶風的強度。國家颶風中心表示,Nicholas預計將在德州沿海地區帶來超過一英尺的降雨,引發人們對山洪暴發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tropical-storm-nicholas-hurricane.html
*【伊朗接近新核子里程碑】
伊朗在大約一個月內就擁有足夠的材料來為單個核武器提供燃料,跨越新核武製造門檻,這將給美國及其盟國施加壓力,以恢復 2015 年的核協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3/us/politics/iran-nuclear-fuel-enrichment.htm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lucifer.liveshow@gmail.com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的推薦目錄: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資本主義是環保解方或病因?
#名人堂-盛治仁
環保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主流共識,但是該如何做卻有不同看法。減少消費是否能有效保護環境?回歸農村自然生活,能否降低汙染?如果有人說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您能接受嗎?如果有人說,資本主義是解決環保問題的解方而非病因,您相信嗎?
安德魯麥克費繼「第二次機器時代」和「機器、平台、群眾」之後,最近出版了「以少創多」,抱持的就是上述觀點。他這番挑戰許多先入為主觀念的理論,在我們決定接受或否定之前,可以先瞭解一下他的說法。
簡單地說,麥克費認為「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是驅動環保進步的主要動力。資本主義為了降低成本,會努力地研發科技,使用愈來愈少的天然資源。例如飲料罐,材質從鐵罐變鋁罐,且愈來愈輕,消耗的資源也越少。
再例如智慧型手機,一支就取代了計算機、手電筒、收音機、指南針和導航機等等設備,而越來越多的數位生活和運用,也同時減少了原料的使用,降低了地球的負荷。事實上,這種「去物質化」的趨勢,在美國相當明顯,每年的實質GDP雖然不斷成長,但有九成以上的資源在二○一五年前就已經過了消耗高峰,開始逐年下降。
用一個數字來說明:二○一七年美國能源總消耗量比二○○八年減少約二%,但經濟成長超過十五%。換句話說,過去我們認為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必須二擇一的命題不一定成立。
但光靠這兩者還不夠,畢竟自利的資本主義,不會積極處理汙染等外部性問題,所以還需要「公眾意識」和「回應民意的政府」,來設立規範,防止不當的行為並降低汙染。當這樂觀四騎士同時出現的時候,通常都能獲致良好的結果。一個例子就是一九七○年代美國通過的空氣清淨法:公民重視、政府立法、科技進步、商業競爭四個條件俱備。之後車子的汙染排放降低了九十九%,更加省油,且馬力更強。
為了環境的永續,我們一定要致力環保,但要用對方法。例如文初提問如果人口回歸農村是否對環境有益。事實上,小規模農耕使用資源的效率較低,且居住在都市大樓反而能源效率高、交通成本低,對整體環境比較有利。
作者為哈佛博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其學術訓練讓他在闡述論點時提供了非常多的數據做支撐。我在閱讀時,有許多既定的觀念也不斷被挑戰。例如作者認為基改食品在科學研究上不但對人體無害,也對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有重大貢獻。但是有許多消費者因為對未知害怕,進而影響許多政府限制基改食品的政策。
從書中我們看到了生態環境有機會在經濟成長的前提下持續改善,但這不會自動發生,還是需要所有人的覺醒和努力,來克服外部性的自私人性。另一方面,此書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發就是打開心胸和既定的成見,從科學和證據來思考。
現在社會普遍信任感降低,疏離感增加,人們選擇相信資訊的來源越來越窄化。有人只相信所屬黨派立場的說法,或是認識的朋友和社群網路裡的訊息,而不願意接受客觀數據支撐的論點。在美國連戴不戴口罩都跟政黨立場有關,就是一個荒謬但現實的例子。希望一個築基於證據和數據的論述,可以刺激大家的思考,一起為環境保護來努力。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本主義是環保解方或病因?
#名人堂-盛治仁
環保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主流共識,但是該如何做卻有不同看法。減少消費是否能有效保護環境?回歸農村自然生活,能否降低汙染?如果有人說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您能接受嗎?如果有人說,資本主義是解決環保問題的解方而非病因,您相信嗎?
安德魯麥克費繼「第二次機器時代」和「機器、平台、群眾」之後,最近出版了「以少創多」,抱持的就是上述觀點。他這番挑戰許多先入為主觀念的理論,在我們決定接受或否定之前,可以先瞭解一下他的說法。
簡單地說,麥克費認為「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是驅動環保進步的主要動力。資本主義為了降低成本,會努力地研發科技,使用愈來愈少的天然資源。例如飲料罐,材質從鐵罐變鋁罐,且愈來愈輕,消耗的資源也越少。
再例如智慧型手機,一支就取代了計算機、手電筒、收音機、指南針和導航機等等設備,而越來越多的數位生活和運用,也同時減少了原料的使用,降低了地球的負荷。事實上,這種「去物質化」的趨勢,在美國相當明顯,每年的實質GDP雖然不斷成長,但有九成以上的資源在二○一五年前就已經過了消耗高峰,開始逐年下降。
用一個數字來說明:二○一七年美國能源總消耗量比二○○八年減少約二%,但經濟成長超過十五%。換句話說,過去我們認為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必須二擇一的命題不一定成立。
但光靠這兩者還不夠,畢竟自利的資本主義,不會積極處理汙染等外部性問題,所以還需要「公眾意識」和「回應民意的政府」,來設立規範,防止不當的行為並降低汙染。當這樂觀四騎士同時出現的時候,通常都能獲致良好的結果。一個例子就是一九七○年代美國通過的空氣清淨法:公民重視、政府立法、科技進步、商業競爭四個條件俱備。之後車子的汙染排放降低了九十九%,更加省油,且馬力更強。
為了環境的永續,我們一定要致力環保,但要用對方法。例如文初提問如果人口回歸農村是否對環境有益。事實上,小規模農耕使用資源的效率較低,且居住在都市大樓反而能源效率高、交通成本低,對整體環境比較有利。
作者為哈佛博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其學術訓練讓他在闡述論點時提供了非常多的數據做支撐。我在閱讀時,有許多既定的觀念也不斷被挑戰。例如作者認為基改食品在科學研究上不但對人體無害,也對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有重大貢獻。但是有許多消費者因為對未知害怕,進而影響許多政府限制基改食品的政策。
從書中我們看到了生態環境有機會在經濟成長的前提下持續改善,但這不會自動發生,還是需要所有人的覺醒和努力,來克服外部性的自私人性。另一方面,此書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發就是打開心胸和既定的成見,從科學和證據來思考。
現在社會普遍信任感降低,疏離感增加,人們選擇相信資訊的來源越來越窄化。有人只相信所屬黨派立場的說法,或是認識的朋友和社群網路裡的訊息,而不願意接受客觀數據支撐的論點。在美國連戴不戴口罩都跟政黨立場有關,就是一個荒謬但現實的例子。希望一個築基於證據和數據的論述,可以刺激大家的思考,一起為環境保護來努力。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lucifer.liveshow@gmail.com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這幾天翁P在參加美國政治學年會討論台灣議題,十分之辛苦,但他還是來跟我們討論美國和世界的政治現況啦~~~~ft.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翁履中
不會吧,美國政府又要關門了,你在開我玩笑嗎?根據天下雜誌網路版的報導,【本週五中午,也就是美國時間週四午夜,華府可能迎來「關門時刻」。
9月30日是美國聯邦政府財政年度的結束日,如果沒有通過法案或找到其他方法,聯邦政府就會被迫部份停止運作,這將是最近10年來的第三次。先前分別是在歐巴馬和川普任內。
#美國政府關門 這件事,投資人不需要過度恐慌,以歷史經驗來看,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停擺了14次,標普500指數在關門期間並沒有太劇烈的震蕩。在最近一次,川普時代美國政府關門了34天,標普500指數還上漲了10%。
避險基金經理人理萊米德斯(Charles Lemonides)樂觀認為,只要這件事情喬好了,不管是基建法案或大撒幣的紓困方案,都會成為驅動市場更好的利多,市場將迅速反彈。】後續的投資市場會不會跟著變得更動盪不安,甚至影響到美國的正常運作呢?為什麼共和黨反對民主黨要提高債務上限,這樣不是大家一起完蛋嗎?
不過美國為債務解套的方式,竟然是發行萬億美元面值紀念幣?根據香港01報導,【面對國會共和黨人拒絕支持提升國債上限,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9月28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上警告,如果國債上限不能在10月18日前提高,美國將面臨史上首次的債務違約。另一邊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則稱民主黨眾議院老將納德勒(Jerrold Nadler)想要有一個「不必國會批准的萬億美元硬幣」。有趣的是,在法律上,拜登當局的確可以鑄造一個面值萬億美元的紀念幣去繞過國會的國債上限。】
美國軍方自從上次的川普任內偷打電話給中方將領問題之後,最近又出了另外一個狀況,在面對聽證會的時候,參謀首長聯席會的將領作證時的說法跟拜登完全不同,根據世界新聞網的報導:【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混亂招致國會調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28日在參院作證時說,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是「戰略失敗」(strategic failure),並表示其實美國應該在阿富汗保留數千駐軍,才能避免美方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垮台,防止民兵組織神學士(Taliban)迅速奪權。先前有消息傳出,密利曾建議拜登總統不要將所有美軍從阿富汗撤出;同時出席28日參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聽證會的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在會上證實消息為真。】軍令和政令系統講的說法顯然不同,因為拜登在接受電視訪問的時候說軍方沒有建議他要留駐軍在阿富汗!這下子阿富汗戰爭的難堪結果到底要怎麼收拾呢?
被關押許久的華為長公主 #孟晚舟 被釋放了,同時在中國被逮捕的兩名加拿大人也可以回家了,但是這一連串的動作還是中美對抗的一部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BBC的報導:【審理孟晚舟案的加拿大法官原定於10月21日確定最後裁決日期,卻在不到一個月時突然把人釋放了,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簡單來說,孟晚舟獲釋是基於她與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達成的一項交易。
孟晚舟承認參與了一些不當行為,作為交換,檢察官延遲了對她進行的電匯和銀行欺詐罪等四項刑事指控,美國政府也同意撤回向加拿大提出的引渡要求。
這一所謂交易在美國法律上稱為「延期起訴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簡稱DPA)。
這份協議附帶一份事實陳述,其中詳細說明了孟晚舟如何向一家金融機構做出了故意虛假陳述。該協議要求孟晚舟不發表與該事實陳述相矛盾的聲明,不違反美國法律。
從技術上講,對孟晚舟的指控依然存在,但如果她遵守該協議的要求,這些指控將在在四年內(從被捕日算起,即到2022年12月)撤銷。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有消息傳出,稱美國法院正與孟晚舟就一項協議達成共識。《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引述知情人稱,雙方都有此意願,部分原因是他們都不能完全確信能在引渡官司中獲勝。】但這是法律角度的解讀,可是中美雙方各自有甚麼打算呢?
不過美國究竟不是吃素的,從幾件新聞事件可以看出端倪,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歐盟:台灣是理念相近重要經濟夥伴但不承認其國家地位】,文中指出:【歐中外長第11界戰略對話在9月28日舉行視訊會議並談及台灣議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台灣是理念相近的重要經濟夥伴,歐盟及其成員國有興趣與台灣發展合作,但不承認國家地位。】而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和歐盟將攜手解決晶片短缺和技術問題】。加上風傳媒的報導,【「你們台積電跟我們三星都受影響!」韓媒爆料,美國恐以法令逼迫交出機密?】美國這陣法到底在布局些甚麼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日本自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外務大臣 #岸田文雄 兩輪投票都以最高票,取得完全勝利。第二輪投票,岸田以257票對170票,勝過河野太郎當選。他也將成為日本第100任總理大臣。岸田將在台北時間傍晚5時舉行記者會。在外交與安保方面,岸田提出「信賴」與「三覺悟」,三覺悟包括誓死捍衛民主主義、誓死守護日本和平與安定、主導能為人類未來有所貢獻的國際社會。岸田主張,強化美日同盟,推進島嶼防衛合作;強化海上保安廳的能力與自衛隊的合作,為了應對中國海警船入侵日本領海,將研議修正海上保安廳法、自衛隊法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日本的新首相對台灣和對全球的政治狀況會有甚麼影響呢?
另外,北韓最近不是一直謠傳它們的疫情跟經濟狀況都很不好,為什麼又可以發射新型飛彈啦!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北韓(朝鮮)又有軍事大動作,13日宣佈已成功試射「遠程巡弋飛彈」,精準命中目標。南韓《韓聯社》指出,這是北韓今年以來第4次軍事挑釁。北韓先後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試射巡弋飛彈,3月25日首次進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短程彈道飛彈試射。
北韓官媒《朝中社》13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於9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最新研製的遠程巡弋飛彈,飛彈沿朝鮮領土和領海上空的預定軌道飛行7580秒(2小時06分20秒),精準命中1500公里外的預定目標。試射結果,最新研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力等技術指標、飛彈的飛行控制性能、採用複合制導結合方式的末端制導的命中精度全部滿足設計要求,總體武器系統運營有效性和實用性卓越。】這到底是希望達成甚麼目的?總不可能是飛彈射了之後糧食大米都夠了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 在 Ting's Bistro克里斯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看了超強YouTuber @信誓蛋蛋 的荒島求生影片,為了吃魚努力生火實在是深感佩服。剛好最近做了點研究,發現吃___竟然會是世界實驗家、新創公司一致推薦的"未來食物",也許也可以幫助在荒島求生的人,如何在極限環境底下求生存啊~
【克里斯丁也在這】
■ https://www.facebook.com/tingsbistro/
■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sbistro/
■ https://tingsbistro.com/
【影音合作邀約】
📩https://tingsbistro.com/contact-us
【克里斯丁人氣影片】
■ 牛排如何分級?Prime跟日本和牛一較高下|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79WuRPQRI2A
■ 【Gordon v.s. Jamie】戈登傑米恩怨史|克里斯丁聊料理
https://youtu.be/EqRc24aSxtk
■ 〈乾式熟成〉牛排の精神時光屋!吃出"時間的味道"|克里斯丁vlog
https://youtu.be/acZ7ZBmAotM
【贊助Ting's Bistro美食自學廚房】
🎁https://lihi.cc/BRglk

如何 解決糧食短缺 問題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ttp://eball.tw/news/22166
蘇貞昌今(26)日受邀參加綠色博覽會開幕式,除特別來賓崑濱伯,也與縣長林聰賢、議長張建榮、立法委員田秋堇、林建榮、立委候選人陳歐珀及前立委陳金德、黃適超共同揭開活動序幕。活動開始前,蘇貞昌與崑濱伯從全球暖化一路聊到糧食短缺問題,一同關心環境。現場蘇貞昌並與貴賓們用秧苗完成宜蘭地區拼圖,代表守護地球從宜蘭出發的概念。
蘇貞昌表示,每年都會來參加綠色博覽會,宜蘭縣政府用那麼少的經費,辦出有意義的大活動實在不簡單。尤其全球暖化下,如何照顧農村及解決糧食問題,是大家所關心。綠色博覽會用小朋友喜歡的方向切入,讓大家都知道綠色環保重要。蘇貞昌呼籲,全國的爸爸媽媽都應該帶著孩子來參加。
針對媒體提問國光石化議題,蘇貞昌回應,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確有推動國光石化,當時在雲林縣的環評審核並未通過,而現在要遷往彰化縣,蘇貞昌覺得大大不可。建造時空背景已經不同,當時所需要的產能現在也不需。且目前整個氣後變遷,國光石化應即刻叫停。蘇貞昌更進一步說明,彰化縣的大城濕地,是國際級的濕地、是農漁業豐沃的產地,也是良好觀光教育的環境,不應該被破壞。
對於下周民進黨立委提案停建核四公投與蔡主席主張不商轉相關問題,蘇貞昌強調再生能源的增加,耗電產業的減少,以及核一、核二、核三廠應如期除役,需待上述幾項條件成熟,讓業界及民生都不缺電,並且多多社會溝通,才是務實往非核家園邁進。而公投也是溝通方式及行使權力的一種。而民進黨在野數年,許多相關資料及數據無法掌握,缺少專業的評斷。商轉問題,應該經由透明與理性的專業評斷,在減少衝擊和大家信賴下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