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01/23-01/29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波蘭嚴格墮胎法令裁決生效 抗議者發起大規模遊行
於去年十月時,波蘭右派執政黨「法律正義黨」要求憲法法庭針對墮胎權進行裁決,最後憲法法庭裁示「因胎兒缺陷而墮胎」違憲,隨後波蘭各地爆發了大規模抗議遊行,迫使政府暫緩施行法令。
而在本週三(1/27)時,當局卻突然公布「幾乎完全禁止墮胎」的法令,原先已經十分嚴苛的墮胎要件變得更加限縮,如今要符合墮胎要件的情形只剩兩種:一為遭強暴而懷孕;二為懷孕導致傷害母體。
這項限縮權利的法令將可能導致波蘭有墮胎需求的婦女轉而尋求私人管道的墮胎,增加過程中的危險。此項突襲的墮胎法令也激起數千民眾不滿,在防疫禁令持續的情形下,於首都華沙發起大規模的抗議,遊行至執政黨辦公室前訴求婦女生育選擇權。
❷ 緬甸軍方不認大選結果 不排除發動政變
緬甸新一屆的國會將於下周一正式開議,然而因為民選政府和軍方的緊張情勢升溫,使外界對於緬甸的局勢穩定並不樂觀。
去年11月8日,緬甸舉行結束近半世紀軍事獨裁後的第二場國會選舉,結果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大獲全勝,順利連任。然而軍方至今仍不接受選舉結果,並宣稱過程中存在大規模舞弊,要求選委會公布選舉人名冊來比對是否有做票的嫌疑。
面對指控,緬甸選委會昨日發表官方聲明,表示經過調查,部分選舉人名冊的確有出現姓名重複等錯誤,但由於投票時使用的是無法洗去的墨水,所以選民無法重複投票,選舉人名冊的謬誤也就不會影響選舉的可靠性。
然而軍方並未領情,拒絕排除全面奪權的可能性,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甚至揚言考慮廢除憲法,引發外界強烈擔憂,軍方可能會發動政變奪權,為緬甸民主的前景增添不少變數。
❸ 疫情當頭,英國脫歐,蘇格蘭或脫英?
肇因於英國脫歐的影響,加上首相強森在防疫的表現不佳,蘇格蘭人民對英國的不信任又漸漸抬頭。路透社(Reuters)表示近期民調顯示,大多數蘇格蘭人傾向與英格蘭分離,自成一國。
面對低迷的支持度,昨日(1/28)英國首相強森前往蘇格蘭,大力宣揚英國在蘇格蘭一齊團結對抗新冠疫情的努力與成效,試圖拉回蘇格蘭欲獨立公投的想法。相同的情況在 2014 年蘇格蘭就曾發生過,當時的沸沸揚揚的獨立公投也並未通過。
而其實在今年 1 月 14 日,強生已拒絕過蘇格蘭提出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並表示「若要舉行另一次公投,至少應差距約40年的時間」,強調現在最重要的是全英國人民一起合作對抗疫情。
#經時事
❶ Gamestop大逼空事件
Gamestop大逼空事件是近幾個禮拜以來的熱門話題,華爾街的多家大型投資與避險基金認為這間在美國擁有多年歷史的電玩遊戲實體零售連鎖店,在疫情的影響與科技日益發展的況下前景堪憂,因此準備大舉放空這支股票。
此消息逐漸在各大美國論壇當中傳開來,於是開始了民間散戶們集結購入此標的股票與華爾街對做的現象,透過Robinhood等新興、免交易手續費的網路投資平台,大舉購入GameStop的零星股票。
狀況於是越滾越熱,吸引了各大投資人,海外投機客湧進此一標的股票,也因此讓GameStop股票飆漲。
在散戶狂潮下,白宮、美國國會、美國財政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7日也都各自發出消息表達關切,但市場熱度卻仍不斷擴張飛漲,免手續費但卻透過交易時間差賺取中間價差的Robinhood瞬時被頂上了風頭上。
最終在極端爭議的周轉問題下,Robinhood與其他交易商遂於28日片面宣布:「即時限制交易GameStop...等特定股票只能賣出、轉購,不能繼續買進。」,此舉使股票應聲下跌,引起了各大投資人的不滿。究竟這波現象會怎麼繼續下去呢?值得大家多多關注!
❷免收境外手續費!Uber Eats 落地台灣
外送平台百家爭鳴,來台四年的Uber Eats 今日宣布自2月1日起落地台灣,使用Mastercard, VISA, JCB 信用卡的用戶不用再被銀行收取境外消費的手續費。
此外,商品的發票將由Uber Eats合作夥伴直接開立發票,而用戶也會同時收到由Uber Eats開立的外送服務費發票。
Uber Eats台灣區總經理表示,落地台灣是一項重大的里程碑,未來將與更多的在地商家合作,開創嶄新的消費服務並朝超級APP方向邁進。
❸ 蘋果季營收破千億!單季新高你也有貢獻嗎?
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包含蘋果、特斯拉、微軟、Netflix、特斯拉、波音等營收數字都要在這幾天公開。
其中,蘋果於本週四領頭公布FY 2021第一季財報,單季營收落在1114億美元,是蘋果史上首度破千億美元大關,在疫情下表現亮眼。
iPhone 12 需求強勁,本季 iPhone 營收年增 17%,打破2018年第一季的紀錄,創下656 億美元歷史新高。iPad 本季營收也猛增40%。財報中蘋果也坦承,Mac、iPad、iPhone 12 目前都供不應求,在半導體等供應鏈上游都有供給瓶頸。
本季上市公司們成績轉好,根據美國銀行(BofA)的數據,已公布財報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73%的公司營收與每股盈餘(EPS)都是優於預期。
對抗要件生效要件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實務見解,分享!】
⭐️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1049 號民事判決
📍如果讓與的債權是「附停止條件」之將來債權,那債權讓與應於何時生效呢?
👉法院怎麼說:
(一)按債權讓與契約,係以移轉特定債權為其標的,債權存在為債權讓與契約之效力要件,並非成立要件,自非不得以將來債權為讓與之標的。
(二)惟將來債權附有停止條件者,於債權讓與契約成立時尚未存在,其停止條件是否成就並不確定,該債權讓與是否確定發生,既非債務人所得知悉,自應於停止條件成就,並讓與人或受讓人將條件成就之債權讓與另行通知債務人,始對之發生債權讓與之效力。
(三)又債務人於受通知時,所得對抗讓與人之事由,皆得以之對抗受讓人,為民法第299條第1項所明定,此乃因債權讓與僅變更債之主體,不影響債之同一性,因此附隨於原債權之抗辯權,不因債權之讓與而喪失。
對抗要件生效要件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量級訪賓接二連三 + 台美關係及美國政治近期整理】
.
這陣子每天都有很多新聞值得分享,我們來幫大家整理一下近期的新聞。
.
.
▍台美經濟對話展露曙光
.
首先,在經歷了衛生部長Azar訪台、捷克議長訪台的兩大外交訪賓團之後,美方宣布將召開供應鏈重組的會議,並且有消息指出,將由國務院次卿凱克拉奇(Keith Krach)於17日至19日訪台,主持「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US-Taiwan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Dialogue)。在中美經濟可能朝向「脫鉤」的趨勢之下,近期美方積極促成各種供應鏈重組的對話,台灣很顯然也是在這一系列討論當中。
.
同時,凱克拉奇本次訪問台灣,據稱將在19日上午出席前總統李登輝於淡水真理大學舉辦的告別禮拜。所以說,美方還真的派了一位現任國務院高層級官員來當特使弔唁。(註:次卿是國務院的第三把手。除了國務卿、副國務卿,一共還有六位次卿。凱克拉奇主管經濟發展及能源環境事務。)
.
.
▍中國國民黨決定開始推動反美豬公投。
.
雖然沒有明講,但這就是反美公投了。
.
最近剛好有好幾個評論者,如小笠原欣幸教授(https://pse.is/umrff)、記者野島剛在討論台日關係發展的文章中指出,台灣的反核食公投通過後禁止日本福島五縣的食物進口,非常顯著地阻礙了台日關係的發展。
.
接下來政府肯定需要好好處理這樣的議題。美豬議題之所以高度政治化,就是因為我們從陳水扁、馬英九政府以來,多次答應了要開放,結果面對國內大幅反對之後又說不開放,幾次一來一往之後,美豬就變成美方貿易談判的「前提要件」了。
.
上個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就致信給德州挺台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表示,台灣過去承諾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卻遲遲未果,認為台灣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製造貿易壁壘,所以暫不考慮與台灣簽訂FTA。
.
.
▍水門案記者爆炸性新書出版
.
本週有幾本新書出版(川普前律師柯恩、前白宮發言人桑德斯),以及新的爆炸性資訊(柯恩書中證實之前一些川普的醜聞、桑德斯書中爆料川金會時金正恩曾煞到她)。
.
最受關注的是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的新書「盛怒」(Rage,部份書摘:https://pse.is/veq2x),內容整理了他和川普總統的各次訪談對話,而他也在近日公佈了一系列採訪時的錄音檔(據說總共有9小時長)。
.
其中最震撼的新聞是,川普其實在一月底就已經知道武漢肺炎(Covid-19)的嚴重性,但他刻意一直向美國人民講說這就像流感一樣,一點都不嚴重,儘管錄音檔中他說這個新病毒很致命、比流感更糟。事後川普對外表示,他這樣說是想要給人們信心,他是美國的啦啦隊隊長。
.
書中另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是,2017年的時候北韓和美國之間情勢一度緊張,差點要使用核武。使得當時的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不時前往附近的教堂祈禱,甚至睡在自己的衣櫃裡就怕北韓飛彈突然打來。不過到了2018年的川金會時,兩國關係似乎稍有修補,川普不時對外表示與金正恩之間的好關係,好到書中提到,金正恩曾跟川普分享如何暗殺掉自己的叔叔(???)。
.
伍德華就是當初寫水門案的記者,在新聞界地位崇高,兩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他先前出過一本暢銷書:《恐懼:川普在白宮》(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https://pse.is/vl5cz),內容是談川普政府內部運作的各種混亂狀況。重點是,即使出過這樣一本書,川普後來還是繼續給他訪問18次,講了非常多東西,所以新書當中可以看到川普對很多事情的直白想法。
.
.
▍國土安全部吹哨者
.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於週三釋出一份報告,內容是國土安全部的一位「吹哨者」官員指控上級刻意淡化俄國對選舉干預的威脅,以及淡化「白人至上主義」組織在各地的暴力舉動。該報告指控國土安全部副部長肯·庫奇內利 (Ken Cuccinelli)指示下屬修改情報評估,使白人至上主義的威脅看起來變得不嚴重,並且刻意加入有關「暴力左翼團體」和反法西斯組織(antifa)的訊息(中文版報導:https://pse.is/uzz39)。
.
.
▍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一名挪威國會議員提名川普為下一屆(2021)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主要理由是達成了以色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之間的外交協議。隨後,有瑞典國會議員也提名川普,主要理由是達成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經濟正常化協議。川普在2018年也曾經被提名。
.
註:根據諾獎官網數據,2020年的和平獎一共有318位候選人,2021的和平獎將在明年十月公告。提名的資格是:國家元首或國家級的國會議長,大學教授、外交政策研究機構所長、過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都有資格提名。提名不需先接受邀請,只要在提名截止日期每年的2月1日之前提出,提名就會被接受。
.
.
▍騰訊也將被美制裁?
.
自從川普政府提出制裁TikTok之後,微信也被視為下一個目標。微信的母公司騰訊(Tencent)展開遊說攻勢,砸重金聘請說客,以遊說白宮方面取消制裁微信的計劃。說客團隊領銜的是一位重量級人物:美國前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這個消息對許多關注美中台關係的人來說是非常震撼的,因為羅伊斯是一位非常友台的國會議員。他曾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長達6年時間(2013-19),中間推動了很多友台法案。羅伊斯被視為共和黨強硬派人物之一,2017年,他退休前曾率團來台訪問。他的妻子瑪莉(Marie Therese Porter)目前是國務院負責教育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https://pse.is/ukclk) 。
.
註:提醒一下,華為禁令將在下週二(15)生效。整個供應鏈影響深遠。
.
.
▍中國外交部提「資訊安全倡議」
.
與上一點相關的是,最近中國外交部突然提出來一個「資訊安全倡議」,很顯然是要跟美國的「乾淨5g網絡」打對台,主要內容是要求各國不可以監控及偷竊其他國家資訊(針對美國而來)。最近美國商會跟台灣商會發了聯合聲明,美方倡議之後如果談判台美自由貿易協議時,要特別洽簽「數位貿易」的協議。這也是近期美國跟日韓、加墨簽協議時都會談到的。很顯然在數位資訊科技方面,是接下來美國與中國對抗的重點(台灣在科技方面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
.
最後我們來推薦一下,捷克議長在政大的演講內容,談自由、真理和正義:https://pse.is/wdq4b。
.
.
✨ 抖內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