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听过一个很好的答案: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现在很多年轻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房间里四处都是随意乱丢的衣物;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是一顿饭,忙于工作,早就忘记了什么生日、纪念日。
一边抱怨着生活的枯燥,一边又不愿做任何改变。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仪式感并不是要花多少钱,玩多大的花样,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有时,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鲜花、开学前的新书包、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
亲子之间需要仪式感。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特殊日子送的礼物,也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会成为孩子最美好的记忆。
婚姻需要仪式感。一段婚姻,开始的时候再轰轰烈烈,如果没有用心的经营,当初在一起的初心也将会被琐碎的生活磨得一干二净。
很多人说:“都老夫老妻了,过什么节日、送什么礼物,孩子都上初中了,整那些虚头八脑的干嘛。”
这是我们很多人对仪式感的错误理解,认为仪式感虚,只是形 式主 义。
其实,偶尔的仪式,是表示对彼此的重视,它从来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就像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台词所说:“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 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仪式感不是什么虚头巴脑,而是再忙碌的日子里,也可以在特别的一天对特别的人,用心表达情感,让对方感受到爱与温暖,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种久违的归属感。
毕竟,形 式主 义再怎么不好,都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太多。
而生活就摆在那里,活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
*作者:钱志亮,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 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江森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哲深谈(859): 真正的不可思议:中美贸易战为什么会打起来?追根溯源居然是“它”....
形式主义 在 伤,文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美好的爱情是怎样的? 】精神独立是灵魂的丰富,经济独立是物质的保障!
形式主义 在 Mavis 浩然(嵐胖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结婚后,
嫁到了韩国,
让我发现到仪式感真的很重要。
我的韩国家人,
生活得朴素,
却很有仪式感。
举个例子,
我的家婆在冰箱上,
贴了一个日历。
日历上记录了所有家人的生日,
还写下来我家宝宝的重要日子,
比如说宝宝出生的第100天,
第180天,
第200天等,
然后会提醒我和老公 ☺️
每当家人生日,
家婆就会准备海带汤和米糕给寿星,
家公就会准备生日礼物。
他们都过得很有仪式感,
可能也是这个关系,
我家老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仪式感。
交往纪念日,
生日,订婚,结婚等纪念日,
老公比我记得还清楚,
还会准备简单的小节目或小礼物。
世界上有多少件事情,
想着想着就算了。
多少人嫌仪式感太麻烦而略过,
自然而然的,
生活上也开始变得平淡无趣。
仪式感,
让某一天或某一个时刻变得比平常不一样,
让我们对生活有期盼,
让生活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
很多人觉得仪式感都跟钱扯上关系,
才没有呢,
一个简单的晚安吻,
离开家时的一个拥抱,
都算是仪式感。
有了仪式感,
再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
感情才会变得更甜蜜和长久。
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
但总比乏味,
拖拖拉拉的日子走得好。
适度的仪式感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
还有用心程度。
而那些给你带来仪式感的人,
往往都是爱你的人。
❤
Photos credit to the illu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