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也是一種關係 /
不曉得是不是年紀到了(XD),近來做心靈療癒的案主,聊起感情的變少,更多的是認真討論金錢和人生方向。
有意思的是,有些自認有金錢課題的人,牌卡卻顯示錢並沒有討厭你,反倒是當事人內心各種恐懼糾結,把它推得越來越遠。
這跟感情課題有點像,常常我們自認戀愛關係緊張,可實際上對方沒有不愛你,但我們因為內在小劇場很多、或是過去的舊傷口很深,而緊抓著對方做過度的努力,反而把關係弄得更糟。
「金錢」也是一種關係,不是要緊抓,而是要經營。
***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在上某一梯〈金錢覺察的五道練習題〉的時候,我提到過去以為自己和金錢的關係不錯,畢竟我是商學院畢業,長期以來都有理財習慣,連寫的書裡都有金錢覺察的篇章,照理來說,我跟金錢的關係不會太差吧?
直到某次我在靜心時,好奇去連結了金錢能量,想看看潛意識裡面自己對金錢的態度,發現內心浮起的情緒,竟然是「帶著恐懼的仰望」。
原來在我的潛意識裡,金錢是一種「我要很努力才有資格擁有」的事物,就像面對一個權威的老闆,必須要付出十二萬分努力,才配領一份固定薪水(而且還不敢報加班費,對耶我以前在職場真的會這樣)。
但是就像剛剛說的:金錢也是一種「關係」,如果我們和一個人的感情關係是「恐懼的仰望」,這段關係會成長、會滋養、會享受嗎?不會,甚至在潛意識裡,我們想到這段關係就累,想到就一陣排斥,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一個奇妙的現象:表意識覺得「我很愛錢、我很需要錢、我要努力賺錢」,潛意識卻覺得「錢讓我感覺好累、好辛苦、好壓迫」,於是有力氣的時候才會想去賺,賺久了沒力氣了,又想逃得越遠越好,但又自責自己怎麼不上進,或是怕沒錢,之後還是逼自己回來繼續受罪,於是陷入惡性循環。
我以前就是這樣,因此無論是感情還是金錢,改善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覺察」。
***
現在的我會覺察,自己在什麼時候又掉入這種慣性。
比如說我意識到,原來我在沒排滿工作時會有罪惡感,是因為我覺得沒讓自己累到喘不過氣,就不值得這份收入──但這份「不值得」並不是真的,而是過去社會讓灌輸我們「任勞任怨」的價值觀,以及小時候看大人辛苦工作,抱怨「賺錢不容易」的印記。
我會釋放掉這個信念,告訴自己,金錢和我的關係是平等的,我會用我喜歡、自在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因為害怕它不喜歡我,才累得半死來討好它──就像戀愛關係一樣,唯有雙方都自在,平等,沒有誰在討好誰的時候,彼此才會有最大的吸引力,關係才會牢固而茁壯。
而這樣改變之後,我意識到自己以前都太過擔心金錢,才把它抓很緊;現在放輕鬆了,不代表不在乎,反而是願意給空間和愉快感,讓金錢關係更有彈性。
有意思的是,這樣練習之後,遇到的機會和邀請更多,連整理一些二手物品上網佛系出清,都一直有不同人來找我買,我還跟朋友開玩笑說也太快了吧,買的速度快超過我整理的速度。但這也讓我更清楚意識到,錢真的不是死命抓緊就會留住,而需要聰明愉快地經營,讓它自然地流動。
金錢也是一種關係,希望我們都能透過覺察,得到心靈和金錢的富足。
***
順帶一提,〈金錢覺察的五道練習題〉有同學未繳費釋出,剩最後倒數名額囉!有報名的同學,我們下周日(12/20)見!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2060708531597347609
***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極簡姐姐 巧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 #斷捨離 #價值觀 #不購買清單 #不買名牌包 #極簡姐姐巧玉 影片中提到投資資產的方法,就是成為精品公司的股東 公司幫股東賺錢,讓未來的精品都是免費 開始投資點這裡👉🏼 https://ppt.cc/fbkjxx 『三小時講座原價$100,透過此連結報名是免費喔!』 極...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極簡姐姐 巧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心得]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讀後心得-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貝感幸福:一起放大助人夢想- 【💁♀️讀書讓你更有魅力 ... 的評價
- 關於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精選10本「看完會改變你人生」的自我成長、品牌經營書籍 的評價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作者土井英司曾經在兩年內寫了1000則書評,聽聽他談如何讀書、如何畫線
🕷️我認為廣大的書海就像一面蜘蛛網,若能讀懂這本書,就像一隻熟稔織網的蜘蛛,能在這面網上穿針引線來去自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ite-bookmark/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公認「日本第一書評家」的暢銷書行銷專家土井英司,他曾是日本亞馬遜的共同創辦人,被業界稱為「金牌採購」。他在亞馬遜的兩年期間一共寫了1000則書評,聽聽他談如何讀書、如何畫線,肯定收穫滿囊。
他對書籍市場擁有精準且獨到的眼光,曾經行銷過全球暢銷六百萬本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是「極簡主義」入門必讀,結構精煉、可執行度高)。在商業書籍的閱讀方法上面,他更是掌握了一些獨門秘訣。
我自己本身也是喜歡讀商業書籍的人,更喜歡在書中節錄佳句、撰寫讀書心得。因此,我光是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知道這本我讀定了!果然,它的內容遠超出我的期望,見識到原來「高手」是這麼讀書的!
以下是我認為對自己讀書畫線觀念最有幫助的五個秘訣。文末同場加映土井英司談如何選書的11個獨門招式。
【1.讀一本商業書的方法】
每個人讀書或許都有自己的「目的」。有些人為了休閒娛樂而讀,就像看電影追劇一樣的心態。有些人讀書是為了學習新知識。更有些人讀書是為了掌握新的技能,催生具體的行動。
對於土井英司而言,他認為讀商業書不是一種「消費」,而是「投資」。如果你只是買了一堆商業書放在書櫃裡展示,那就像是買金飾來裝飾自己。一流的人懂得如何讀懂一本商業書,就像在挖掘金礦,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種投資。
我一開始愛上閱讀習慣的時候,也犯了作者說的「沒有全部讀完就不甘心的毛病」。不過,我認為這也是學習閱讀必經的路程,讀過那些幫助不大的部分,以後才會更瞭解如何去蕪存菁。
因此,商業書籍的特色是,你可以跳著段落讀,尋找當下對自己可能有幫助的段落。如同作者所說:「閱讀商業書就像在挖掘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重點在於尋找能改變你觀點與行為的那一句話。
【2.對書籍的評價就是理解】
土井英司寫了許多書評之後,被前輩稱讚道:「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仔細想也沒錯,書評蘊含了理解。當你讀完一本書之後,如果只能說出「滿好看的」、「感覺不怎麼好看」這樣的評語,恐怕就辜負了自己閱讀所花費的時間。
我回想起另一本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開宗明義地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為了那些想把閱讀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的人而寫。」也因此,我自己在學習如何閱讀的同時,也開始提筆寫下對每本書的心得與評語。
過去一年多來,我在部落格上陸陸續續分享了70篇的讀書筆記,得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體會:「整理資料會帶來精闢見解,整理讀書心得也是」。
那些整理懶人包的人,想必對於主題有很深刻跟廣泛的瞭解才做得到。寫一篇讀書筆記也是,寫的當下越是千頭萬緒、難以下筆,最後釐清條理後寫出來的成就感越大。或許,沒有無法評價的書,只有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切入的讀者。
土井英司認為一篇好的書評,還會說明自己從書中吸收了什麼,重點放在自己閱讀之後的變化,而非只有書本的內容。這個觀念也是我砥礪自己進步的方向之一,期許透過每次的閱讀與紀錄,不斷改變與優化自己的想法與行動。
【3.讀書就像戴上一片作者濾鏡】
土井英司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名詞:「作者濾鏡」。他認為知名的企業經營者、教練、專家學者,都累積了龐大的經驗。其中願意出書的作者,更是濃縮了先進的思想與經驗,淬鍊誠一本只要幾百元就能買到的書。
類似的觀念我曾在自己的熱門分享文〈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寫過:「閱讀可以讓我們用很短的時間,高效率地從作者的視角中活過他的人生。」讀一本書的時候,讀者就像戴上了一片作者的濾鏡,透過作者的世界觀去看這個世界。
這片濾鏡的功能,就是「改變」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挑喜歡的書看就像挑食,應該刻意去接觸不喜歡的價值觀的書,驅策自己拓展視野、瞭解多元的觀點。
這也就是閱讀最大的價值,它能讓你輕易接觸不同價值觀的人的思維。
【4.在書本「裡面」畫線的技巧】
讀這本書讓我感到「觸電」的一瞬間,就在我讀到這段話時候:「『自我陶醉線』只是確認劑有信念,毫無意義」。我本身是個很喜歡在讀到「對!跟我想的一樣!」的時刻畫線的人,因為這會產生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美好感受。
土井英司強調的是,真正最有價值的畫線,在於當你讀到「令你感到不太舒服」或者「你無法完全同意」的一段話。在這種牴觸自己思維的句子畫線,日後回顧起來,可能是最能夠改變人生的一句話。
這讓我想起《知識的假象》這本書的筆記:如果一個人只接觸相同觀點的資訊,反而會強化同溫層現象。因此,我要提醒自己在讀書的時候,注意那些我反對的觀念、或者不贊同的立場。閱讀就是創造「差異」的行為,不僅要加深自己擅長的專業知識,還要接觸乍看之下與自己專長無關的知識。
【5.在書本「外面」畫線的技巧】
這裡會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書本不是只有「裡面」可以畫線,書本「外面」或許也有些東西值得畫線。土井英司說很多人會鄙視暢銷書,認為這些書只是吸引目光,內容說不定還很淺薄,不值一讀。
但其實,暢銷書有很大的意義,光是思考「它為何暢銷」就非常有價值。作者舉例你可以從「這本書如何打廣告?如何做簡介?如何取書名?」這些外在的因素去分析。如此一來,你會發現隱藏在背後的商業模式,以及最符合時下趨勢與需求的商機。
這個觀念有點顛覆我的看法,我原本也認為暢銷書比較不值一讀,只要讀經典磚頭書就好了。看完作者的說法之後,我也漸漸理解到如何拆解一本暢銷書,也開始對暢銷書產生了興趣。
這個技巧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件事情:「讀經典是跟作者的思想接軌,讀暢銷書是跟讀者的思想接軌。」
【後記:當一隻穿針引線的蜘蛛】
總結來說,我大力推薦《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這本書給所有讀者,無論你是剛接觸閱讀的入門讀者、或者已經有閱讀習慣,這本書都會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思維。日本人寫的書都有個特色,條列、精簡、不廢話,這本書就是這麼直截了當。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羅列了作者在44本商業書籍裡面畫的一條線,還詳細說名了畫線的原因。對於商業書籍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也可以當作是一份商業書籍推薦書單,裡頭有許多經典與暢銷書,光是這個書單就已經值回票價。
最後,我很喜歡土井英司的這段話:「書本是接觸知識的絕佳工具,即使我們沒有錢和成績去讀好學校,依然有讀不完的書。」對於所有年齡層與各行各業的讀者來說,從書裡學到的知識與智慧,就是別人無法奪走的無價瑰寶。
如果說,浩瀚無垠的書海就像一面蜘蛛網,那麼讀懂這本書的你,就像一隻熟稔織網的蜘蛛,能夠在這面網上穿針引線、來去自如。期許每個人都能編織出一張屬於自己的蜘蛛網,捕捉這片書海中價值非凡的獵物。
【如何選書的11個獨門招式】
文末附上土井英司談如何選書,以下是他讀過數萬本書之後,歸納出來的選書訣竅,讓你快速掌握哪些是「該讀的書」,哪些又是「不該讀的書」:
1. 經理人類的書,作者要挑「創辦人」或「中興功臣」:從創辦人身上學企業文化,從中興功臣學重振公司經營的新法。
2. 從「作者簡介」分辨有沒有本事:仔細看作者的經歷與證照,分辨是「靠書賣東西的假貨」,或是真能夠「治病的專家」。
3. 作者要選「一流的變態」:他有沒有依照自己的「喜好」與「價值觀」去做事情,挑選言行合一且變態狂熱的作者。
4. 向「顧問」取經準沒錯:當你想要「有系統地」掌握特定領域的知識,挑選顧問寫的書準沒錯。但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差異。
5. 別挑「門外漢」寫的書:注意名嘴與評論家的書,尤其是那種一年出版好幾本,跨出作者自己領域的書。要懂得分辨嘴砲或真金白銀。
6. 不要被「書名」欺騙:引人注目的書名通常是出版社行銷的主意,好書名有爛書,爛書名有好書。到書店翻閱內容是個不錯的主意。
7. 選「專有名詞」較多的書:引用很多專有名詞的書,有助於閱讀後的搜尋效率。尤其是專門刊物或特定產業的記者寫的書,很多都值得一讀。
8. 如果前幾頁就值得畫線,買了:好的商業書,開頭就寫得好。當作者真正理解事物本質,有能力傳達給讀者時,會讓人開頭就想畫線。
9. 書本要有大量的「資料」佐證:這種書堅持立場,努力查詢資料,以分析資料並提出假設為主。
10. 「翻譯書」的好書機率較高:全球化的市場上,不缺乏嶄露頭角的贏家,熱門的翻譯書肯定有獨到之處,讀起來不會吃虧。
11. 注意「條列內容」:找那些有條列出策略、戰術與妙招的書。作者有辦法條列內容,代表他能夠整理好分類、具體表達自己的想法。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伴侶沒話聊怎麼辦?
收到這本《我們的365天》那一刻,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我需要這本書嗎?」
我和男友剛好屬於話多到聊不完的組合,兩人對心靈都有無窮的興趣,所以即使交往至今四年,每次見面都有說不完的話,從來不曾「沒話聊」──更不用說還要一本書提供話題,根本連消化要講的話都講不完了XD。
***
不過有趣的就是這裡了。
在做心靈諮詢的時候,我遇過非常多案主感情卡在「沒話聊」「不知道聊什麼」,即使見面也只能坐在一起滑手機,日子平淡而無趣,感情也就慢慢薄了。
因此我相信,一本「給話題」的書絕對有存在的必要──於是我決定親身實驗,就帶了這本書去約會。
「欸你陪我測試一下,我隨便翻個問題,我們就開始用這個話題聊天。」我興致勃勃地打開書,隨手一翻:「你在我們交往過程中,最懷念哪一段時光?」
男友本來也覺得好笑,但他還真的很認真的想了這個問題,結果他說了一段頗令人玩味的話:「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不過我很懷念剛交往三個月,我們一直吵架的時候。」
***
他解釋道,並不是喜歡吵架,也不是和樂融融的相處不好,而是覺得兩個個性不同的人,努力表達,努力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時光很珍貴。他本來就不是害怕衝突的人,甚至覺得衝突讓兩個人感情更親近,那段時光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回憶。
聽到這個回答,我第一時間其實很想巴他說「你神經」,但仔細一想,我才發現這個問題隱藏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你在感情中想要什麼?」
一個想在感情中獲得安慰的人,會說最懷念剛交往時被寵愛的日子;
一個在感情中重視享樂的人,會說最懷念一起狂歡的時光;
一個在感情中重視穩定的人,會說懷念被給承諾的時刻。
但是當一個人回答「懷念吵架,因為這會讓我們更了解對方」的時候,代表他想要的是「真誠和親近的關係」。
***
其實在關係中,我是很害怕衝突的人。
過去有好幾段感情,都是跟伴侶起了衝突,忽然就被分手了。所以跟現任男友交往時,每次起衝突我都很害怕,害怕對方一氣之下說出「跟你交往我真的很累」「我們可能不太適合」這樣的話。
但是他一次都沒有這樣說過,甚至當有摩擦時,都不會想要息事寧人,反而會想盡辦法理解我的立場,也盡力表達他的想法──在他的世界裡沒有「男生要讓女生」、「女生鬧脾氣的時候男生哄一哄就沒事了」的價值觀(我剛好也不需要),而當兩個都有能力表達情緒、表達價值觀的人起衝突,確實比較不像「爭執」,而是比較激烈的「切磋觀點」。
當他回答出這樣的答案時,我忽然能明白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不完全是「找話聊」,而是讓你透過「問有趣的問題」,達到「更了解對方」的深度。
我也是在聽完他的回答之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害怕衝突、害怕被拋棄根本是杞人憂天。如果一個人真正在關係中,要的是「更了解你」,甚至不害怕吵架,那麼下次真的有摩擦時,我的恐懼就會減輕非常多,也能更勇敢表達自己。
這不就是透過「問問題」,達到更深度的關係進展嗎?
如果連本來就聊不完的情侶,都能透過這本書走近彼此一步,那相信更需要話題的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的:)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我們的365天》,我可以送給大家:)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我們的365天》,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關係超缺話題」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3/30(一)抽出一位幸運讀者,寄送這本《我們的365天》給他哦!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極簡姐姐 巧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 #斷捨離 #價值觀 #不購買清單 #不買名牌包 #極簡姐姐巧玉
影片中提到投資資產的方法,就是成為精品公司的股東
公司幫股東賺錢,讓未來的精品都是免費
開始投資點這裡👉🏼 https://ppt.cc/fbkjxx
『三小時講座原價$100,透過此連結報名是免費喔!』
極簡生活|為什麼不購買名牌包👜|分享我的價值觀|五個不購買的原因|兩種考慮的理由
影片中沒有介紹到過去的我其實也嚮往過購買名牌包包
大學時期的我還是經不住名牌的誘惑
當時候打工賺的不多,一直想說出社會工作再買吧
結果到了最後價值觀慢慢改變
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為自己購買超過5000元的包包
我們不一定需要名牌精品,但要精選有個人特色的單品
如果要用錢買什麼的話,那就用錢買自由吧!😉
時間點標記
00:00 影片開始
00:24 原因一
00:39 原因二
01:21 原因三
01:36 原因四
02:00 原因五
02:33 購買理由一
02:53 購買理由二
▪️更多影片
・簡單高效生活:https://ppt.cc/fcDFyx
・極簡理財系列:https://ppt.cc/fNo7zx
・極簡生活好物:https://ppt.cc/fpR3Qx
・極簡居家改造:https://ppt.cc/fxsKkx
▪️學習更多
跟我一起學習美股價值投資👉🏼https://ppt.cc/fbkjxx
跟我一起了解天賦順流致富👉🏼https://lihi1.com/qU0al
Follow me🙋♀️
👉成為高效晨型人 | 巧巧極簡生活提案:https://ppt.cc/fVAtRx
👉Instagram :chiao_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o_talk/
👉FB粉絲頁:極簡姐姐 巧玉 https://www.facebook.com/Kayo-Lin-105...
👉Business Inquiries 商業合作:linchiaochiao88@gmail.com
✨如果影片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推薦影片
一本能改變人生價值觀的書|《做最好的自己》|文森說書
https://youtu.be/DYHCI-xBuq8
小資族如何避免亂花錢?|武敬凱Jing Wu
https://youtu.be/W_RDNeQb3qk
為什麼小資族比有錢人,更愛亂花錢?|武敬凱Jing Wu
https://youtu.be/bBsdK_cA4_Y
Q & A
📷相機:DJI OSMO POCKET 口袋雲台相機
💻電腦:2017 MacBook Pro 13吋
🎞剪輯:Adobe Premiere Pro
📱手機:iPhone X
🎵片尾:The Island - tubebackr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第四次讀這本書,而每次在翻閱時,這本書總能讓我的某些問題茅塞頓開。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的書名一定會讓你覺得他是本心靈雞湯,但其實不然。書中李開復大量列舉許多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有許多取材自微軟或蘋果內發生的小事,而許多作者想表達的觀念價值就隱含在這些故事中,在讀者快速吸收內化,但要做到這些,要花掉我們不只一輩子。
在書中李開復不談遠大創業、不談自己未來開立的創新工廠,而是將重點放在莘莘學子與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他用自己曾兩度放棄法學院及待在美國繼續高就的例子,勸勉讀者,任何你人生中的大決定,必須依循著自己的心靈最大價值,而決定後果斷放棄,則是你必須忍受的成長痛。
如果你在學校中不知為何而讀,如果你在大學中猶豫是否要繼續升學,如果你在職場中遭遇困境,如果你在人生中面臨阻礙,這本《做最好的自己》絕對值得你放進書櫃,每年品讀。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貝感幸福:一起放大助人夢想- 【💁♀️讀書讓你更有魅力 ... 的推薦與評價
改變人生價值觀 ,變成富有魅力的人。 ... 零散的資訊,更無法累積和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呢! ... 今天就拿起書來讀讀吧! ... 讀的習慣,讓自己隨時保持最佳狀況。 了解貝感 ... ... <看更多>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精選10本「看完會改變你人生」的自我成長、品牌經營書籍 的推薦與評價
哪一本書比較好看、好消化?哪一本值得買呢?今天Zoey幫你做了10本超值得一讀的「 好書推薦」,這些書 ... 好書推薦:精選10本「看完會改變你人生」的自我成長、品牌經營書籍. ... <看更多>
改變人生 價值觀 的書 在 [心得]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讀後心得-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讀後心得和五個啟發
水很柔弱,卻能穿透最堅硬的物質,水很平靜,卻能流進任何可能的地方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be-water-my-friend/
在 2023 年 6 月的「走在閱讀路上」線上讀書會,我跟 Jacky 和 Jun 帶大家討論了《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這本書,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收聽 Podcast 「下一
本讀什麼 EP.295」的讀書會對談。這篇文章是我自己對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摘錄,跟讀書
會有少量重疊的部分,歡迎搭配閱聽。
這本書在說什麼?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是一本描寫傳奇武術家李小龍的人生哲學的書,由他的
女兒李香凝親自執筆撰寫。李香凝是「李小龍家族企業」(Bruce Lee Family Companies
)的首席執行長和「李小龍基金會」的主席,她想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到她父親的哲
學和生活方式。
書中廣泛地探討了李小龍那句經典名言「Be Water, My Friend」的哲學內涵。從這句話
出發,李香凝詳細解釋了「水」的多重意義,像是水既柔軟又堅韌,適應萬物卻又能匯聚
為強大的力量。這本書不僅記錄了李小龍在武術、影視界的地位和成就,還深入他的日常
生活和思考,包括他是如何面對阻礙和挑戰的。
我自己從這本書中學到很多。除了深入了解李小龍的多層次人格和多才多藝的一面,還能
掌握他的一些生活哲學和處世智慧。比如,如何像「水」一樣在生活中游刃有餘,如何面
對人生的阻礙和挑戰,以及如何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對於身為創作
者的我而言,李小龍的這句「活著,就是透過創作來自由表達自己」更是讓我感動到無法
自己。
1.從師傅葉問的懲罰悟出道理
起初李小龍是在練武時理解這個道理,「化為水」是為了體現人生的柔軟與自在。水能夠
隨著容器調整形狀,可強可弱,永遠保持自己簡潔自然的狀態,卻又能找到方向往前流動
。
或許有些讀者已經知道,大名鼎鼎的葉問曾經是李小龍的師傅。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故
事,葉問在教學生如何放鬆、忘掉自己、見招拆招。可是當時的李小龍既聰明又好鬥,一
直沒辦法順其自然地放鬆。葉問跟他說:「這星期就不要練了,回家好好思考我說的話。
」
這對李小龍是一個天大的打擊:「師傅竟然不讓我練武!?」在不能練武的這段期間,他
有一天從香港的一個小港口划船出海散散心。他在搖晃的船上非常生氣,用力搥了海水好
幾下。突然間,他靈光一閃,他悟出了兩個道理。
他的第一個領悟是:「海水不就正在向我闡述功夫的原則嗎? 我搥它,但它毫髮無傷。
而且我是用盡全力去搥的,但它還是沒受傷!然後我試著用手把水抓起來,但根本不可能
辦到。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人們可以將它裝在小瓶子裡,讓它看起來好像很弱。事
實上,它能夠穿透世界上最硬的物質。這就對了! 我想要跟水一樣!」
接著,他又看到一隻鳥從頭上飛過,在水面上投射出倒影,他得到了第二個領悟:「我在
面對對手時的思考與情緒,不就該像鳥的倒影掠過水面嗎?這就是葉師父的意思:心境不
能被拘泥或阻礙。因此,為了控制我自己,我必須先接受自己,也就是順從我的本性,不
要違抗它。」
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學會像水一般有彈性與感受力、既柔順又無法阻擋,那會如何呢
?對像李小龍這樣的武術家來說,這就是武藝的極致。李香凝也註解道:「對我來說,則
是自我表達、力量與自由的極致。」
2.全心投入生活的活在當下
假如我們想充實自己的潛能,就不能自滿或停下腳步。我們必須找到向前邁進的路,然後
一次又一次的充實自己。而為了找到我們的路,我們必須隨時留心周遭發生的事情。 我
很喜歡李小龍這句話:「為了成長與發掘新事物,我們必須投入生活,而我每天都很投入
,有時過得好,有時卻很挫折。」儘管知道生活有起有落,但仍然全心投入。
不過呢,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感官都有在運作,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
知覺、自我意識與潛能。我們既沒有主動引導人生的方向,也沒有留意或運用自己的能量
、所處的環境與關係。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被動」地看著人生將把我們帶到何處。
曾經,我也是一個被動的乘客,追逐著眼前的金錢和名利,用職等和薪資看待別人。當時
的我沒有多加思考,只是順應著世俗的價值觀在過我的人生。直到我深切反省,且誓言奪
回人生主導權的很久以後,我才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必須從乘客變成駕駛,」我繼續
寫道:「如果凡事缺乏計畫,還強迫自己活在當下,就像是閉著眼睛過生活;如果不對過
去進行回顧和反省,還催眠自己活在當下,就是對生活心不在焉,忽視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的可能性。」
我認為那些老是聲稱自己「活在當下」的人,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會對過去進行回顧和反省、且對未來胸有成竹,因此在當下活得十分從容的高手
;第二種則是對生活心不在焉、走到哪才做到哪,只關心顧自己死活的混蛋。
贏家和輸家都一樣懂得活在當下,但是背後的心態卻大不相同。能夠瞻前顧後又活在當下
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卻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
如同李小龍所說:「如果你熱愛人生,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人生就是時間構成的。」維
持自己的精神力並專注於實現自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嚮往什麼,才能夠真正有效的運
用時間。
3.保持空杯開放的心態
「化為水」這句名言,是以一句鼓勵的話開頭:「放空你的心」(empty your mind)。
這個要求不但擺第一,或許也是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它才能讓我們準備好面對接下
來的所有事情。李小龍認為這個動作(拋開成見與定論的拖累)本身就是在解放力量。事
實上,假如你先專心進行這個步驟一陣子,你的心靈將會大幅拓展。
這種保持空杯,做好準備的態度,也就是武術當中所謂的「警戒姿態」。
像是李小龍認為:「基本架勢是一切的基礎。」這句話帶有了一種生活態度,打好基礎,
架勢就會穩固,能夠反應任何情勢並移動。在放鬆與緊張之間取得平衡,就能立即且有效
率的回應現況。只要能夠簡潔、輕鬆的移動與調整架勢,你就不會被腳跟上的重量拖累。
相反地,用簡單且有效率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生理與心理,就是最好充實及應對人生的姿態
。
仔細想想,水永遠都是放鬆卻做好準備的。有句俗話叫做「一發不可收拾」,當水被某種
障礙物擋住時,它會平靜等待,卻又伺機而動。一旦移開障礙物,水就會立刻奔流過去,
毫不遲疑。即使處於流動中,它也能夠毫不費力的回應所處環境。
如何讓混濁的水變清澈?只要讓水靜止,它就會自己變清澈。如何充分的休息?只要保持
平靜,任由時間流逝,最後就能充分休息。
這個觀念也讓我回想起一段經典金句:「水的清澈,並非因為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
澱;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那些能夠看清楚目標、勇往直
前的人,往往是採取「減法」策略。
你必須透過減法,果斷放棄。當你放棄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聚焦於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情時,筆直的目標之路才會展開在眼前。適當的放棄並不代表你很脆弱,只是代表了你把
時間和精力,用在對目標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當你離目標愈來愈近,你會遇到許多「機會」和「分心」。成功達標的關鍵在於:分辨哪
些事情是機會,哪些事情是分心,值得把握的機會很少,需要被捨棄的分心很多。
4.不完美就是成長和改進的機會
「化為水」並不是要我們嚮往完美,因為完美就像是難以伺候的主人。
書中指出,化為水並不是要控制一切,因為控制就像勒緊脖子的枷鎖。現在我們就先把完
美與控制想成這樣吧。人生持續在我們眼前展開,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每次不完美都能
替我們創造學習的機會,藉此成長並付諸實踐──而這正是人生的完美之處。
只要實踐那些曾挑戰我的事物──接受、耐心、愛、改變──我就能夠獲得自信,直到實
踐的技能成為習慣。真正的完美,應該被視為能夠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我們實現的最終成
就。如果能夠接受這個概念,你就能把人生的不完美之處,當作為了達到完美的課程,與
成長和改進的機會,而不是將之看作成功與否的指標。
李小龍曾經說過:「請記住,我不是老師;我只能充當迷途旅人的路標。該往哪個方向走
是由你決定的。我可以提供經驗,但絕非結論,所以就算我說了什麼話,你還是要澈底審
視之。我或許能喚醒你的意識,幫你發現與檢視問題。好老師的功能是指點方向,而不是
給予真相。」
他也提醒我們,不是要努力尋求資訊,而是要「努力尋求理解」,因為「重點不在於你學
到多少事情,而在於你吸收、實踐了多少學到的事情。」這個觀念也很像我自己曾經寫下
的:「不要求記得,而是求理解」,我們是因為先理解了,才記得住;是因為實踐過了,
才變成自己的養分。
書中提到,不管什麼時候,李小龍都會寫下自己的想法,並主動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他
並不是寫傳統的日記,當然也就沒有保存日記的習慣,但他的確會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度,
誠實寫下自己的想法、目標、夢想與假設。
5.當一個充分表現自己的凡人
李小龍曾經說:「當我觀察四周,我總是能學到一件事,就是永遠要做自己、表達自己、
對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到外頭尋找成功的人格並複製它。從你的根開始,也就是『我如何
成為我?』」他相信達成這項核心價值、穩固自己,正是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
書中又進一步解釋這個觀念:我們要成為說到做到的人,成為真實且完全活在當下的人,
成為技術熟練的人,成為擁有強大能量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振奮所有我們接觸的人
。李香凝指出:「你並不是要努力成為李小龍。你要成為說到做到的人,成為真實且完全
活在當下的人,成為技術熟練的人(因為你有花費時間與心力練習重要的事情),成為有
強大能量的人──你要振奮所有你接觸的人。」
這不需要什麼外在的頭銜,像是「史上最偉大的武術家」、「諾貝爾獎得主」、「本月最
佳員工」、「最棒的媽咪」。因為頭銜是一種標籤,甚至會產生限制,也只描述了「你」
這個人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但假如我們一定要有個頭銜,她認為最棒的頭銜或許可以是
:「充分表現自己的凡人」。
這讓我體悟到,充分表現自己,不是為了跟別人比較,而是砥礪自己前進。
看別人出版暢銷書時,每天寫 100 字好像不怎麼值得。看別人打破紀錄時,每天運動
10 分鐘好像不怎麼厲害。看別人多益高分時,每天背 3 個單字好像不怎麼有用。但是贏
得「下一個十分鐘」,是偉大的一種展現方式。
人們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資源,但總是無法去善用「已經在自己手
上」的時間和資源。成功的訣竅就是把握下一個十分鐘,對每個時刻持續地投入。傑出的
表現不是一時浮現的,而是一直投入的。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208.18.87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6927287.A.E0B.html
... <看更多>